[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高功率脉冲放电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0456.X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9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祥;周言;吴浩;沈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路宁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功率 脉冲 放电 焊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高功率脉冲放电焊接装置,涉及到高功率脉冲放电焊接技术领域,包括电源箱、设置于所述电源箱一侧的储电箱、设置于所述储电箱一侧的焊接平台,所述电源箱、所述储电箱、所述焊接平台上分别安装有电源及控制模块、储电‑放电模块、操作平台模块,所述电源及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系统总成、触发源、高压电源,所述储电‑放电模块包括多个储能电容、放电开关、充电开关。本发明中,控制系统总成通过控制充电开关闭合,使高压电源给储能电容充电,当达到预设幅值时,停止充电,控制系统总成向触发源发出控制信号,触发多棒极真空触发管,使储能电容的能量向焊接线圈中释放,形成脉冲大电流,实现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功率脉冲放电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高功率脉冲放电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高功率脉冲放电焊接是脉冲功率技术在金属加工成形中的应用之一,其利用脉冲放电产生脉冲大电流,在金属工件中感应出电磁力使其高速碰撞而形成固相连接的加工技术。其主要优势有:可以克服传统异种金属焊接困难的问题,几乎没有温升和热影响区,可以减少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能量可控,加工精度高,重复性好,易实现工业自动化;安全环保,无需保护气体,无废气废料。
目前,国内外均有高功率脉冲放电焊接的相关研究,国内关于高功率脉冲放电焊接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多依赖于进口设备开展实验研究,而缺少自主研发的高功率脉冲放电焊接装置,限制了相关的研究开发以及技术应用。
高功率放电焊接涉及短路放电,对相关的设备要求极高,现有高功率脉冲放电焊接装置的放电电流幅值较小,限制其可使用范围,且不是模块化装置,难以实现放电电流频率的可调,面对不同应用场景时更换焊接线圈的工序复杂,操作不便,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模块化高功率脉冲放电焊接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高功率脉冲放电焊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高功率脉冲放电焊接装置,包括电源箱、设置于所述电源箱一侧的储电箱、设置于所述储电箱一侧的焊接平台,所述电源箱、所述储电箱、所述焊接平台上分别安装有电源及控制模块、储电-放电模块、操作平台模块,所述电源及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系统总成、触发源、高压电源,所述储电-放电模块包括多个储能电容、放电开关、充电开关,所述操作平台模块包括汇流排、焊接线圈、线圈固定装置,所述电源及控制模块与所述储电-放电模块之间安装有2个高压硅胶导线分别接正负极,所述储电-放电模块与所述操作平台模块安装有多个并联的同轴电缆,所述电源箱、所述储电箱、所述焊接平台上安装有一个用于防止模块之间受外力拉扯相互远离导致线缆断裂的模块连接装置。
借由上述结构,通过电源及控制模块、储电-放电模块、操作平台模块的设置,可实现各单元的模块化,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调整和改变储能-放电模块的数量,从而改变放电回路中的电容、电感和电阻的参数,从而使放电电流频率发生改变,从而满足不同的焊接需求,通过线圈固定装置的设置,可实现焊接线圈的快速更换,更换过程快速简单,十分方便。
优选地,所述电源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隔板,所述电源箱的底部内壁和两个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架,多个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总成、所述触发源、所述高压电源的底部相接触。
进一步地,通过第一隔板、第一支架的设置,使得第一隔板可用于存放控制系统总成、触发源、高压电源并提供稳定支撑,第一支架可将控制系统总成、触发源、高压电源与第一隔板、电源箱底部内壁分离,增大控制系统总成等底部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使其可以正常工作。
优选地,所述放电开关固定连接在所述储电箱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放电开关的内部设置有多棒极真空触发管,所述同轴电缆的一端与所述放电开关相连接,所述储电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隔板,多个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和所述储电箱的底部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支架,位于同侧的多个第二支架的顶部与所述储能电容的底部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04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