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热单面表层压缩密实化纯实木地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0706.X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程大莉;丁慧;何文;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M1/08 | 分类号: | B27M1/08;B27M1/02;B27K5/00;B27K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面 表层 压缩 密实 实木 地板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热单面表层压缩密实化纯实木地板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将木材下表层浸入预热至160‑180℃的二甲基硅油内8‑12min中取出,置于上压板未加热、下压板已预热至160‑180℃的热压机中,木材浸油面置于下压板上,热压10‑15min,逐渐将木材压缩至需要的厚度;下压板温度升高至220‑240℃,热压压力降至0.05‑0.1Mpa,下压板保温30‑50min,使得热压机内的木材基本定型;停止对下压板加热,并以冷却介质冷却下压板使得下压板迅速降低温度至60‑100℃,然后从热压机内取出木材;经养生、开背槽、四面光、砂光、企口、封边、涂装,得到纯实木地板。该纯实木地板表面强度尤其是硬度显著提高,回弹率低,变形小,尺寸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密实化纯实木地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纯实木地板因其优良的环境学特性,如自然温馨、冬暖夏凉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常多用于室内装饰,但目前现有的纯实木地板多采用珍贵阔叶材硬木或进口材,这与当下木材资源紧缺的大环境相悖,同时由于资源的稀缺也导致纯实木地板价格的不断上涨,给我国木地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木地板表层硬度增加可提高木地板抵抗外部力的能力,改善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耐用性,大多数速生木材因其径级小,密度低,材色不均匀等问题,限制其在纯实木地板领域的应用。
木材是一种黏弹性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湿-热-力协同作用下可发生弹塑性变形,为压缩木的制备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木材压缩主要是采用湿热压缩法,即对木材进行气蒸处理,通过提高木材的温度和含水率来进行软化预处理,然后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对木材进行整体压缩密实化,虽然可显著提高速生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但是压缩率大,造成的木材材积损耗大。此外,压缩后木材由于应力和本身的吸湿特性导致的厚度回弹高、材面不平整等现象较严重,一般需要进行热处理等二次加工处理来固定前期的压缩效果,工艺及设备复杂等问题突出。
例如,现有技术CN10266941B公开了一种速生材表面增强制造方法,它由以下步骤制得:
(1)干燥步骤:将速生材木材干燥至含水率为5~12%;
(2)炭化步骤:将干燥好的速生材木材放在炭化设备里175~200℃的条件下炭化2h~4h;
(3)表面增强步骤:将上述所得速生材木材置于热压机上热压,闭合热压机热压板并使被压木材上下面形成温度差大于100℃以上并保持5s以上,进行压缩增强处理的步骤;
(4)热处理固定步骤:是将表面增强得到的速生材木材整齐码垛并在木材堆顶压压块,然后装入木材热处理设备中,迅速升温和加湿,在升温和加湿过程中要保持干湿球温度差40~50℃,直至湿球温度达100℃,直接升温到180~220℃对木材进行热处理2~4h,结束后采用连续喷射雾化水方法让木材快速降温至热处理设备内温度小于120℃时,停止加热和喷雾化水结束热处理,自然降温热处理设备内温度降至60℃后取出木材。
CN10266941B与本专利相比,其不足在于:除了热压机以外,还需配套炭化热处理设备,而且工艺流程复杂,且木材需要反复经历升温、降温过程,能耗高,具体来说是其通过炭化步骤使木材软化利于表面增强,待热压压缩完成后,需进行热处理固定,实质上热处理固定可以基本等同于再次进行炭化步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热单面表层压缩密实化纯实木地板的制备方法,以该方法制得的纯实木地板表面强度尤其是硬度显著提高,回弹率低,变形小,尺寸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热单面表层压缩密实化纯实木地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
a、浸渍高温油:将木材下表层浸入预热至160-180℃的二甲基硅油内8-12min中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07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