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连接器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0778.4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7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宾;赵富明;曾树才;陈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领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H01R43/16;H01R43/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温州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连接器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子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连接器组装方法。该方法采用的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基座输送滑道、上端子组装装置、下端子组装装置、上夹片组装装置、下夹片组装装置、检测装置和收料装置;该方法包括基座上料、上端子组装、下端子组装、上夹片组装、下夹片组装、连接器检测和连接器收料;该方法使得电子连接器自动上下料,自动完成各部件的组装,提高了整个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连接器组装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连接器的主要部件通常包括有胶体(塑座)、端子、耳扣等,传统技术中,对于连接器插端子及插耳扣的操作大部分是采用人工组装方式,人工组装不仅速度慢、产能低,并且品质不稳定,人力成本高。后来,人们发明了插针机来进行插针工作,比如,传统插针机的加工转速可达到每分钟300~400转,相比人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9787065B,公开日:20191210)公开了一种电子连接器智能制造生产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1)利用四台输送机分别输送相应的片材至相应的冲压机中分别进行上排端子、下排端子、夹片和铁壳的冲压成型,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均为平板状;(2)将冲压成型好的上排端子、下排端子和铁壳输送至对应的电镀设备中进行电镀,将夹片输送至清洗设备中进行清洗干净;(3)利用两台折弯机分别对电镀好的平板状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进行折弯成型;然后进行半成品组装、成品组装、成品检测和包装。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在对电子连接器组装时,采用人工在单个工作台单独完成各个工序,而后再通过输送线将产品流送至下一工作台进行下一工序加工,最终完成电子连接器组装过程;从而影响整个装置的加工效率,造成整个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低。2、吸取头底面为平面并且带有吸气孔与上端子上表面的平面部分相接触将其吸取;而吸取头底部平面对上端子上表面没有限位作用,在吸取搬移上端子时受到扰动时容易沿着吸取头底部平面产生相对滑移,不利于上端子精确搬移。3、采用定位座驱动气缸和切断头驱动气缸两个装置分别驱动切断定位座和切断头,从而造成切断下端子多余料带时驱动装置较多,需要控制装置对多个装置进行控制,增加了设备的控制复杂度。4、采用支撑气缸直接带动定位支撑头竖直上移与上方的切除头组件相接触将上夹片多余料带切除;而支撑气缸直接驱动定位支撑头上移需要的驱动力较大,需要选用较大型号的气缸,不利于降低设备成本。5、人工将下夹片料带切除搬移至下夹片组装工位并且人工将下夹片与上夹片相扣合,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弹片的安装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电子连接器自动上下料,自动完成各部件的组装,提高整个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的一种电子连接器组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连接器组装方法,该方法采用的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基座输送滑道、上端子组装装置、下端子组装装置、上夹片组装装置、下夹片组装装置、检测装置和收料装置;基座输送滑道包括上端子组装工位、下端子组装工位、上夹片组装工位、下夹片组装工位、检测工位和收料工位;上端子组装装置、下端子组装装置、上夹片组装装置、下夹片组装装置、检测装置和收料装置沿着加工方向线性分布在相应工位上;基座输送滑道用于将基座料带输送至不同工位;上端子组装装置和下端子组装装置用于将上端子和下端子分别组装至基座的上下端;上夹片组装装置和下夹片组装装置用于将上夹片和下夹片分别组装至下端子下端和上端子上端并且相互扣合;检测装置用于对组装后的电子连接器进行检测;收料装置用于将检测合格的电子连接器料带收集;
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S1)基座上料:基座上料装置将基座料带输送至基座输送滑道;
(S2)上端子组装:上端子组装装置将上端子从上端子料带裁切后搬移安装至基座上端;
(S3)下端子组装:下端子组装装置将下端子从下端子料带切断后搬移安装至基座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领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领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07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