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虫害涤纶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1084.2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乾冠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6/00 | 分类号: | D06M16/00;D06M15/564;D06M13/418;D06M13/00;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盐城海纳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3 | 代理人: | 解亚娇 |
地址: | 215222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虫害 涤纶 织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虫害涤纶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抗虫害涤纶织物是通过将涤纶织物浸泡在抗虫药液中之后烘干制成,抗虫药液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甲苯20‑30份、防水剂5‑10份、水性聚氨酯涂层剂80份、白僵菌孢子液30‑5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甲苯、防水剂、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白僵菌孢子液、蜡状芽孢杆菌孢子液、苏云金杆菌孢子液、苦参碱、苦菊素、柑橘油混合均匀,制成抗虫药液。本发明,通过将甲苯、防水剂、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白僵菌孢子液、蜡状芽孢杆菌孢子液、苏云金杆菌孢子液、苦参碱、苦菊素、柑橘油混合制成抗虫药液,并将涤纶织物用抗虫药液浸泡,从而使得涤纶织物具有较好的抗虫害作用,继而延长了涤纶织物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涤纶织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虫害涤纶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面料是日常生活中用的非常多的一种化纤服装面料。其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因此,适合做外套服装、各类箱包和帐篷等户外用品。
但涤纶织物的抗虫害效果并不佳,例如一些纶面料的衣服长期放置后,会被昆虫蛀食,造成损坏,因此,需要一种抗虫害涤纶织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虫害涤纶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虫害涤纶织物,所述抗虫害涤纶织物是通过将涤纶织物浸泡在抗虫药液中之后烘干制成,所述抗虫药液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甲苯20-30份、防水剂5-10份、水性聚氨酯涂层剂80份、白僵菌孢子液30-50份、蜡状芽孢杆菌孢子液50-70份、苏云金杆菌孢子液40-60份、苦参碱8-10份、苦菊素10-15份、柑橘油5-10份。
优选的,所述抗虫药液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甲苯30份、防水剂10份、水性聚氨酯涂层剂80份、白僵菌孢子液50份、蜡状芽孢杆菌孢子液70份、苏云金杆菌孢子液60份、苦参碱10份、苦菊素15份、柑橘油10份。
优选的,所述抗虫药液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甲苯20份、防水剂5份、水性聚氨酯涂层剂80份、白僵菌孢子液30份、蜡状芽孢杆菌孢子液50份、苏云金杆菌孢子液40份、苦参碱8份、苦菊素10份、柑橘油5份。
优选的,所述抗虫药液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甲苯25份、防水剂8份、水性聚氨酯涂层剂80份、白僵菌孢子液40份、蜡状芽孢杆菌孢子液60份、苏云金杆菌孢子液50份、苦参碱10份、苦菊素15份、柑橘油10份。
一种抗虫害涤纶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甲苯、防水剂、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白僵菌孢子液、蜡状芽孢杆菌孢子液、苏云金杆菌孢子液、苦参碱、苦菊素、柑橘油混合均匀,制成抗虫药液;
S2:将涤纶织物清洗,然后放入烘干机中烘干1.5h-2h;
S3:烘干的涤纶织物在紫外线灯下照射1h-2h,进行杀菌;
S4:将杀菌后的涤纶织物放入盛有抗虫药液的缸中,加热3h-4h,温度在50℃-60℃;
S5:将涤纶织物放入脱水机中,转速在100r/min-150r/min,时间3min-5min,脱去残留的药液;
S6:将涤纶织物放置在烘干机中,在100℃-120℃条件下烘焙30min-40min;
S7:将烘干后的涤纶织物用轧光机轧平,温度在80℃-90℃;
S8:取出轧平后的涤纶面料,冷却,收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乾冠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乾冠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10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