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相糠醛生产中水解釜连续进出物料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1523.X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邱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昌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50 | 分类号: | C07D307/50;B01J19/00;B01J4/00;B01D3/14 |
代理公司: | 盐城市苏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9 | 代理人: | 郭旭 |
地址: | 212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糠醛 生产 水解 连续 进出 物料 生产工艺 | ||
一种气相糠醛生产中水解釜连续进出物料生产工艺,属于糠醛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糠醛生产行业95%采用硫酸催化法,汽提移出生成的糠醛,水解过程为间歇式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水解釜进出料同为间歇式。本发明是用可封堵带压蒸汽又能连续进、出物料装置来实现水解釜连续平稳进出物料的生产工艺。因为水解釜的连续进、出料可省去水解釜装料、反应和卸料这三个单独过程,实现了水解釜装料、反应和卸料同时进行,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糠醛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与一种气相糠醛生产中水解釜连续进出物料生产工艺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95%糠醛生产厂家采用硫酸催化法,汽提移出生成的糠醛。其生产流程为:先选取无霉烂、不变质的玉米芯原料,粉碎至一定粒度,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拌匀后加入到水解釜中,当达到一定计量后封闭水解釜进出料阀门,此时釜中通入饱和蒸汽加压形成酸性水解液,釜中压力为0.7-0.9mpa左右,温度在145℃-230℃左右,通过约2h-4h水解反应后生成醛气,打开水解釜醛气通气阀门收集醛气,待醛气收集完毕后,打开水解釜出料阀门排出反应完毕后的糠醛渣废料,因玉米芯碎料在水解釜内高温高压状态下与稀硫酸反应后形成含有水份颗粒装的糠醛渣不易流动,故需在水解釜内带有一定压力后才能排出糠醛渣--俗称放炮法。醛气经冷却器换热后,进精馏塔,同时出塔轻物料经油气分离器得分层液体,上层为水,下层为粗糠醛,经精制处理可得99%的糠醛产品。综上所述糠醛醛气生产为间歇式制备工艺,从拌酸后玉米芯碎料进入水解釜开始到反应完毕收取醛气后玉米芯碎料变成糠醛渣废料排出水解釜这一流程耗时过长,劳动效率低下,生产效率不高,人员配置较多,成本较高。
现以一台容积70立方米水解釜平均生产一流程周期为6-8h,以每生产一吨糠醛用时6-8h计算,一台水解釜年产量约为900t/年--1200t/年。又因玉米芯碎料在水解釜内高温高压状态下与稀硫酸反应后形成含有水份颗粒状的糠醛渣不易流动且有搭桥现象,容积70立方米水解釜内糠醛渣排杂非常困难,故此水解釜容积不能过大,一般水解釜容积在15立方米,如按年产900t-1200t糠醛所需水解釜罐体就需4-5台,这就带来投资成本较高,人员配置较多,设备维护频繁,设备工艺布置较复杂。其次含有约50%水份且不易流动的糠醛渣要从水解釜中排出,靠重力自然排出是不可能排尽的,这就需要水解釜内通入蒸汽使之有一定气压力,靠气压差将糠醛渣排出。排渣时会伴有一定较大的噪声,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且糠醛渣排出时与高温蒸汽混合成喷射状排出,对操作人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最后由于排渣时高温蒸汽与糠醛渣一起排出,所以蒸汽有一定的浪费,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糠醛生产行业95%采用硫酸催化法,汽提移出生成的糠醛,水解过程为间歇式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封堵带压蒸汽又能连续进、出物料装置的气相糠醛生产中水解釜连续进出物料生产工艺。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相糠醛生产中水解釜连续进出物料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玉米芯碎料拌酸后,输送到进料装置喂料口,物料经进料装置中带压缩比的进料螺旋并通过锥度(锥管)通道挤压到水解釜中,通过带压缩比的进料螺旋和锥度(锥管)通道共同作用下物料在进料装置的出料口形成密实木塞,然后通过进料装置出料口与水解釜顶部进料口的连通道,实木赛进入水解釜顶部进料口,此时木塞由于不受挤压力自然膨胀疏松,水解釜内高温高压被物料形成的木塞封堵在水解釜内,经压缩的物料从水解釜顶部进料口以重力方式,通过一个防反喷装置排入水解釜内;
第二步,水解釜内含5%稀硫酸的物料在0.7-0.9mpa气压以及蒸汽温度在145℃-230℃共同作用下反应2h-4h快速生成醛气,醛气经冷却器换热后,进入精馏塔;反应完后的糠醛渣通过水解釜底部拨料装置,均匀的输送到螺旋出料装置的进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昌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昌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15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