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偏振D型光子晶体光纤双参量SPR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2350.3 | 申请日: | 2021-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3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肖功利;苏佳鹏;杨宏艳;曾丽珍;林志雄;王博文;李海鸥;李琦;张法碧;傅涛;孙堂友;陈永和;刘兴鹏;王阳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5/353 | 分类号: | G01D5/3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偏振 光子 晶体 光纤 参量 spr 传感器 | ||
1.一种基于双偏振D型光子晶体光纤双参量SPR传感器,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传感器本体由光子晶体光纤(1)、纤芯(2)、金膜(3)、TiO2层(4)、磁流体Fe3O4(5)、待测介质(6)、空气孔(7)和完美匹配层(8)组成;通过抛磨的方法在光纤顶部抛磨出侧抛平面,在光纤底部抛磨出n型微通道,并在侧抛平面上和n型微通道顶部弧形内壁上先涂覆一层厚度h3=10nm的TiO2层(4),然后在TiO2层(4)上涂覆一层厚度h2=45nm的金膜(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偏振D型光子晶体光纤双参量SPR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晶体光纤(1)的光信号输入端通过单模光纤与偏振控制器相连接,偏振控制器可控制产生X偏振或Y偏振,Y偏振与侧抛平面上的金膜(3)产生SPR可检测待测介质折射率,X偏振与n型微通道顶部弧形内壁上的金膜(3)产生SPR可检测磁场强度,且X偏振与Y偏振发生共振的波段并不相同,从而实现双偏振检测双参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偏振D型光子晶体光纤双参量SPR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孔(7)共38个,按正六边形叠加四层排布,其中最内层、次内层、次外层和最外层空气孔个数分别为6个、8个、10个和14个,最内层是完整正六边形,其它层均为部分正六边形,次内层底部的两个空气孔直径d2=0.96um,其余空气孔直径d1=1.2um,空气孔之间距离Λ=2.5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偏振D型光子晶体光纤双参量SPR传感器,其特征在于:n型微通道深度h4=7.2um,宽度w1=2.2um,在n型微通道中填充磁流体Fe3O4(5),其由水和Fe3O4混合而成,混合体积比为3%,在本专利所述传感器中,其检测磁场强度范围为0Oe~800Oe。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偏振D型光子晶体光纤双参量SPR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介质(6)在侧抛平面金膜(3)上方,其厚度h1=1um,待测介质的折射率分析范围为1.34~1.47,待测介质(6)上方为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23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架生产制造设备
- 下一篇:一种提高钨合金棒材两端性能一致性的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