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科脊柱用矫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2762.7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3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2 | 分类号: | A61F5/02;A61H7/00;A61M35/00;A61M37/00;A6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地址: | 215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脊柱 矫正 装置 | ||
1.一种骨科脊柱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紧身微弹的背心(1)和理疗包(2),所述背心(1)的两侧均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双向气泵(3)和多个沿背心(1)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气囊袋(4),所述气囊袋(4)位于背心(1)袖口的正下方,所述气囊袋(4)的两端分别位于前襟侧和后襟侧,所述气囊袋(4)位于前襟侧的长度和气囊袋(4)位于后襟侧的长度均为8-10cm,所述背心(1)的内侧壁与气囊袋(4)正对的位置设有压力传感器一(5);所述双向气泵(3)位于背心(1)的下前襟处,所述双向气泵(3)的进气口设有进气管(6),所述双向气泵(3)的出气口设有总出气管(7),每个所述气囊袋(4)均设有与总出气管(7)连通的硬管一(8),所述硬管一(8)设有电磁阀一(9);所述背心(1)的前襟的外侧壁设有控制面板(10)和蓄电池(11),所述控制面板(10)设有控制显示屏和电接口(12);所述背心(1)的后襟与脊柱正对的位置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沿背心(1)的高度方向等距设置的穿孔一(13),所述背心(1)的后襟与脊柱正对的位置设有沿背心(1)的高度方向设置的魔术贴一(14),所述穿孔一(13)背离魔术贴一(14)的一侧设有沿背心(1)的高度方向设置的魔术贴二(15);
所述理疗包(2)的两侧均设有与魔术贴二(15)贴合的魔术贴三(16),所述理疗包(2)的中间设有与魔术贴一(14)贴合的魔术贴四(17);所述理疗包(2)朝远离背心(1)的方向依次设有加热层(18)、隔热层(19)和机动层(20),所述机动层(20)内设有两组相对魔术贴四(17)对称设置的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沿理疗包(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可弯折的支撑条(21),所述支撑条(21)面向背心(1)的一面的一端设有旋转电机(22),所述旋转电机(22)面向背心(1)的一面设有转杆(23),所述支撑条(21)面向背心(1)的一面设有多个沿支撑条(21)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按摩块(24),所述按摩块(24)面向背心(1)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二(25),所有的所述按摩块(24)均设于旋转电机(22)的一侧,所述按摩块(24)可相对支撑条(21)转动,所述按摩块(24)的底部为凸出的弧形面,所述转杆(23)和按摩块(24)的侧壁均设有环绕转杆(23)或按摩块(24)设置的随动槽(26),所述随动槽(26)设有齿条一,所述转杆(23)的随动槽(26)内设有依次绕过转杆(23)的随动槽(26)和多个按摩块(24)的随动槽(26)的皮带(27),所述皮带(27)面向转杆(23)的一面设有与齿条一齿合的齿条二,所述转杆(23)转动时可驱动皮带(27)移动,皮带(27)则会带动按摩块(24)转动;所述理疗包(2)面向背心(1)的一面与每个按摩块(24)正对的位置均设有穿孔二(28),所述穿孔二(28)依次穿过机动层(20)、隔热层(19)和加热层(18),所述按摩块(24)穿出穿孔二(28),多个所述穿孔二(28)与相应的穿孔一(13)一一对应;所述理疗包(2)设有电线(29),所述电线(29)背离理疗包(2)的一端设有与电接口(12)电性插接的插头(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块(24)背离背心(1)的一面设有插入按摩块(24)内的连接杆(31),所述连接杆(31)背离按摩块(24)的一端与支撑条(21)焊接,所述连接杆(31)背离支撑条(21)的一端设有位于按摩块(24)内的圆块(32),所述圆块(32)的直径大于连接杆(31)的直径,所述连接杆(31)和圆块(32)均可在按摩块(24)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块(24)内设有容纳腔(33),所述容纳腔(33)面向背心(1)的一侧的按摩块(24)处设有将容纳腔(33)与外界连通的加液孔(34)和渗液孔(35),所述加液孔(34)设有密封塞(36),所述渗液孔(35)设有穿过渗液孔(35)的渗液管(37),所述渗液管(37)内设有渗液棉(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1)的后襟的顶端设有头垫气囊和颈垫气囊(42),所述颈垫气囊(42)位于头垫气囊面向背心(1)的一侧,所述颈垫气囊(42)设有多个穿过颈垫气囊(42)的厚度方向的透气孔(39),所述头垫气囊包括气囊一(40)和气囊二(41),所述气囊二(41)位于气囊一(40)背离背心(1)的一侧;所述背心(1)的后襟设有背垫气囊,所述背垫气囊包括气囊三(43)、气囊四(44)和气囊五(45),所述气囊四(44)位于气囊三(43)背离背心(1)的一侧,所述气囊五(45)位于气囊四(44)背离背心(1)的一侧,所述气囊三(43)的中间处与背心(1)之间设有沿背心(1)的高度方向设置的空隙(46),所述理疗包(2)位于空隙(46)内;任意一根所述总出气管(7)背离双向气泵(3)的一端依次设有硬管二(47)、硬管三(48)和硬管四(49),所述硬管二(47)、硬管三(48)和硬管四(49)均设有电磁阀二(56),所述硬管二(47)、硬管三(48)和硬管四(49)背离总出气管(7)的一端分别设有与颈垫气囊(42)相连通的软管一(50)、与气囊一(40)相连通的软管二(51)和与气囊二(41)相连通的软管三(52);另一根所述总出气管(7)背离双向气泵(3)的一端依次设有硬管五(53)、硬管六(54)和硬管七(55),所述硬管五(53)、硬管六(54)和硬管七(55)均设有电磁阀三(57),所述硬管五(53)、硬管六(54)和硬管七(55)背离总出气管(7)的一端分别设有与气囊三(43)相连通的软管四(58)、与气囊四(44)相连通的软管五(59)和与气囊五(45)相连通的软管六(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27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