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性能LDPC码打孔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3353.9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6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鑫;黄新明;李井源;刘增军;赵鑫;唐小妹;张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L1/00;H03M13/00;H03M13/09;H03M13/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赵琴娜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性能 ldpc 打孔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基于高性能LDPC码打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地面站发射阶段:
对待发送的第一信息序列进行CRC编码;
将CRC编码后的第一信息序列进行固定码率的LDPC编码;
根据实际所需码率对LDPC编码后的第一信息序列进行打孔,保留信息序列的高位,剔除第一信息序列的低位,从而形成打孔后信息序列;
对所述打孔后的第一信息序列进行调制,形成站间通信信号,并通过射频播发给卫星;
地面站接收阶段:
接收卫星转发的站间通信信号并对站间通信信号进行解调,得到与第一信息序列对应的第二信息序列;
恢复解调后的站间通信信号的打孔节点,在被剔除的第二信息序列的低位补零;
对打孔恢复后的第二信息序列进行LDPC译码;
对LDPC译码后的第二信息序列进行CRC校验,恢复出原始的第一信息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性能LDPC码打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站发射阶段中CRC编码采用CRC24校验算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性能LDPC码打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站发射阶段中LDPC编码采用1/2码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性能LDPC码打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站发射阶段中LDPC编码采用1/3码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性能LDPC码打孔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实际所需码率对LDPC编码后的信息序列进行打孔步骤中根据LDPC原来的码率和所需码率计算打孔节点数。
6.一种基于高性能LDPC码打孔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CRC编码模块(110),用于对待发送的信息序列进行CRC编码;
LDPC编码模块(120),所述LDPC编码模块(120)与所述CRC编码模块(110)相连以用于对CRC编码后的信息序列进行固定码率的LDPC编码;
打孔模块(130),所述打孔模块(130)与所述LDPC编码模块(120)相连以用于根据实际所需码率对LDPC编码后的序列进行打孔;
信号发送模块(140),所述信号发送模块(140)与所述打孔模块(130)相连用于对打孔后的序列进行调制形成站间通信信号,并通过射频播发给卫星;
信号接收模块(210),所述信号接收模块(210)用于接收并解调卫星转发的站间通信信号;
打孔恢复模块(220),所述打孔恢复模块(220)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210)相连以用于恢复解调后的站间通信信号的打孔节点;
LDPC译码模块(230),所述LDPC译码模块(230)与所述打孔恢复模块(220)相连以用于对打孔恢复后的信息序列进行LDPC译码;
CRC校验模块(240),所述CRC校验模块(240)与所述LDPC译码模块(230)相连以用于对LDPC译码后的信息序列进行CRC校验,恢复出原始信息序列。
7.一种基于高性能LDPC码打孔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卫星和至少2个地面站,任意一个所述地面站的发射端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CRC编码模块(110)、LDPC编码模块(120)、打孔模块(130)和信号发送模块(140);所述卫星用于在地面站之间转发站间通信信号,另一个或多个所述地面站的接收端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接收模块(210)、打孔恢复模块(220)、LDPC译码模块(230)和CRC校验模块(240)。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高性能LDPC码打孔的数据传输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33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