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率检测电路、芯片及通信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3543.0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9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寿;李春领;陈成;高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唯捷创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7 | 分类号: | G05F1/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贾兴昌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检测 电路 芯片 通信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检测电路、芯片及通信终端。该电路包括功率检测单元、基准电流产生单元、电压‑电流转换单元和运算输出单元,功率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压‑电流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电压‑电流转换单元与基准电流产生单元的输出端分别和运算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该电路在功率检测单元将接收的待测射频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的过程中进行灵敏度的修调,能够有效调整检测灵敏度,同时利用基准电流产生单元产生不同温度系数的基准电流,实现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检测精度不随温度变化,从而保证功率检测电路最终输出的电压不随温度变化,使得本发明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同时也涉及包括该功率检测电路的集成电路芯片及相应的通信终端,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系统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对射频前端芯片的性能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在射频发射系统中,高性能大功率的功率放大器为了获得优异的射频性能,同时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需要对功率放大器输出的发射功率进行检测。
申请公布号为CN105717354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功率检测电路,通过偏置单元和跟随放大单元,将输入射频信号经过晶体管放大后传输给滤波模块,滤波模块对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滤波后获得输出电压信号,用于表征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的高低,从而实现对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的检测。该电路中的晶体管利用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HBT)实现,其优点在于检测范围较大,但是成本较高。
申请公布号为CN112532191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布了一种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检测电路及方法,其包括偏置电路、整流电流、直流抵消电路、偏移补偿电路和增益控制电路。该电路尽管能够实现输出电压范围的调节,灵活性较高,但是对工艺和温度参数依赖性较高,使得检测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功率检测电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功率检测电路的芯片及通信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包括功率检测单元、基准电流产生单元、电压-电流转换单元和运算输出单元,所述功率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电流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压-电流转换单元与所述基准电流产生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运算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利用所述功率检测单元对接收的待测射频信号依次进行校准、滤波,得到相应温度系数的直流电压信号输出到所述电压-电流转换单元,得到对应的直流电流输出到所述运算输出单元;同时由所述基准电流产生单元产生不同温度系数的基准电流,并从中选择与所述直流电流温度系数相同的基准电流,输出到所述运算输出单元与对应的直流电流按照预设比例进行叠加运算,得到与温度无关的输出电流并转换为对应的输出电压。
其中较优地,所述功率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子单元、检测灵敏度修调子单元和低通滤波子单元,所述检测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待测射频信号,所述检测子单元的调节端连接所述检测灵敏度修调子单元的公共端,所述检测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低通滤波子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检测灵敏度修调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带隙基准电路,所述低通滤波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电流转换单元的输入端。
其中较优地,所述功率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一NMOS管和第一PMOS管,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待测射频信号,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和漏极相连并连接到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所述检测灵敏度修调子单元的公共端和所述低通滤波子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唯捷创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唯捷创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35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