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对零件内外环进行检测的非标零件打磨钻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4427.0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0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明;陈玉荣;吴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北鹊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Q3/06;B23Q5/28;B23Q7/00;G01S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内外 进行 检测 非标 打磨 钻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零件内外环进行检测的非标零件打磨钻孔装置,具体为底板、传送机构、检测机构、钻孔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传送机构,且底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驱动轨,所述驱动轨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座,且活动座顶部的两段军安装有机架,所述活动座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承托板,且承托板下方的活动座内设置有液压顶杆,该可对零件内外环进行检测的非标零件打磨钻孔装置,通过设置有传送机构和驱动轨,活动座在驱动轨内移动,可带动胚料在上料工位、检测工位、钻孔工位、打磨工位和卸料工位之间进行转移,自动化上料卸料,加工效率更高,流程化加工,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标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对零件内外环进行检测的非标零件打磨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零件又称机械元件,是构成机械的基本元件,是组成机械和机器的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机械零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现有一种8字状非标机械零件,加工时需对其外周及内环进行打磨,并对其进行钻孔处理。
现有的加工装置无在一次装夹的情况下对该零件进行全方面打磨和钻孔加工,加工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夹具,且需要人工对其进行翻转,因此加工较为繁琐,加工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对零件内外环进行检测的非标零件打磨钻孔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对零件内外环进行检测的非标零件打磨钻孔装置,包括底板、传送机构、检测机构、钻孔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传送机构,且底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驱动轨,所述驱动轨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座,且活动座顶部的两段军安装有机架,所述活动座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承托板,且承托板下方的活动座内设置有液压顶杆,液压顶杆的顶部输出端与承托板连接,所述机架靠近承托板一端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均通过转轴安装有限位夹,且机架顶部远离承托板的一端均固定有步进电机,所述驱动轨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架体,且架体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且活动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转轴与第二丝杆连接,且第二丝杆上均能套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二丝杆套,所述驱动轨一侧的第二丝杆套底部固定有第一液压升降杆,且第一液压升降杆的底端安装有检测机构,所述驱动轨另一侧的第二丝杆套底部安装有活动轨,且活动轨的一侧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活动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丝杆,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套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丝杆套,且第一丝杆套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液压升降杆,所述第二液压升降杆的底部输出端固定有打磨机构,且打磨机构的一侧通过抱箍安装有粗糙度检测仪,所述驱动轨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钻孔机构。
可选的,所述驱动轨内部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轨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丝杆,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驱动丝杆连接,所述活动座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驱动丝杆相配合的丝杆槽,且驱动丝杆均贯穿丝杆槽。
可选的,所述活动座内部两端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且活动座顶部两端的两侧均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均设置有第三丝杆,且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皮带轮机构与第三丝杆构成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丝杆上均套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三丝杆套,且第三丝杆套的顶端均通过螺栓与其上方机架构成可拆卸式连接设计。
可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支撑架、传送带、和挡板,且传送带顶部高度均与限位夹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传送带上均匀设置有限位夹板,且限位夹板之间设置有胚料,所述挡板之间的间距与胚料宽度相吻合,且挡板的长度均为机架长度的四分之三,所述传送带的宽度均为胚料宽度的三分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北鹊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北鹊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44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热与保温电路、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用于预测消融电压值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