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四交点编织的编织带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4437.4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3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正 |
主分类号: | D04C3/40 | 分类号: | D04C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林聪源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点 编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四交点编织的编织带机,通过设在面板上的轨道单元被区分为环绕轴管设置的第一编织轮圈及第二编织轮圈,该第一、第二编织轮圈的传动转盘依序相接以规划出呈不同朝向并可供多个走马管各自行走于上的第一编织路径及第二编织路径,且该第一、第二编织路径的相交处形成有四个交接点;通过此配置,当该等走马管循环行走于该第一、第二编织路径上时,该等走马管所输出的线体在通过该等交接点时会产生交错编织,并于一芯线的表面上编织出一多圈形态的编织表层以将该芯线予以包覆,最终得出一编织成品,且该编织表层的每一圈具有四个交织点,如此有利增加该编织成品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带机,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轨道单元形成具有四交点编织配置的编织带机。
背景技术
参阅图1至图3,现有编织带机1(图中以简图表示)包含有一机台11,一设于该机台11上的面板12,一设于该面板11上且适于输出一芯线a的轴管13,一设于该面板12下方的传动单元14,一成形于该面板12上的轨道单元15,以及多个于该轨道单元15上行走且适于输出线体c的走马管16;其中,该轨道单元15依该轴管13为中心以呈环绕该轴管13设置,该轨道单元15包括多个彼此接续连接的传动转盘151,该等传动转盘151呈一环形圈轨配置,每一传动转盘151上开设有多个可承接该等走马管16的传动槽152,任二相邻传动转盘151相交于一交接点153,以使该轨道单元15呈现一内缘编织行程b1及一外缘编织行程b2。
当该传动单元14启动时,利用该轨道单元15的导引可驱使该等走马管16移动,亦即在该等传动转盘151及传动槽152的导引及传输作动下,该等走马管16得以在该等交接点153处变换行走方向,以便该等走马管16沿着该内缘编织行程b1与该外缘编织行程b2呈穿梭来回运作,因而该等走马管16所输出的线体c得以在该每一交接点153上不断变换其移动方向,使该等线体c于该芯线a表面上产生一呈密集交叉编织状的编织表层,且该编织表层呈多圈型态以包覆该芯线a,最终产出一编织成品2,如图3所示;而于编织过程中,该编织表层的每一圈由线体c与线体c密集地相互交错编织以形成多个交织点21,如图2所示(图中视角仅呈现正面)。
然而,鉴于该等交接点153是于一环形圈轨配置上呈相交而成,故当每一走马管16在位于该内、外缘编织行程b1、b2中的每一传动转盘151上穿梭来回而进行交叉环绕的连续交织作业时,该等线体c交织所形成的编织表层是呈密集交叉态样以包覆该芯线a,惟此种密集交叉编织模式在实际使用上仍受限,如以散热层面来看,该等交织点21过于密集分布,易使该等线体c与该芯线a间形成很多空隙,导致两者间的接触表面减少,导热效果不佳相对该编织成品2的散热效率有限,故现行密集交叉编织方式难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四交点编织的编织带机,其利用轨道单元所形成出具四个交接点的第一、第二编织路径,以编织出具有不同于现行编织模式的编织表层的编织成品,尤其该编织成品的编织表层的每一圈具有四个交织点,有利增加编织成品的实用性。
于是,一种具四交点编织的编织带机,其包含有一机台,一设于该机台上的面板,一设于面板上且用于输出一芯线的轴管,一设于该面板下方的传动单元,一成形于该面板上的轨道单元,以及多个于该轨道单元上行走的走马管;其中,该每一走马管上卷绕有线体并用于输出该线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正,未经陈明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44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餐勺
- 下一篇:一种过温保护的电机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