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分布式云储能系统的智能微电网鲁棒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4754.6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6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潘爱华;刘俊;蔡亮;赵宝德;范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氢能源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4;H01M50/251;H01M50/267;H01M10/613;H01M10/627;H01M10/635;H01M10/6556;H01M10/6563;H02J3/24;H02J3/32;H02J3/38;H02J3/4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1 | 代理人: | 伍兵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分布式 云储能 系统 智能 电网 鲁棒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分布式云储能系统的智能微电网鲁棒控制方法及装置,支架与箱体固定连接,滑动板与支架滑动连接,安装架与滑动板固定连接,固定柱与滑动板螺纹连接,在滑动板调整到位后,通过转动固定柱接触支架,在摩擦力作用下将滑动板位置固定。散热箱与箱体固定连接,第一散热风扇与散热箱固定连接,第一散热风扇从散热箱处吸入空气,分流板与散热箱固定连接,从第一散热风扇进入的风通过分流板后被分布到箱体空间,防尘罩与散热箱可拆卸连接,对空气进行过滤,第二散热风扇转动可以将箱体内的热空气带出以加强散热效果,使得电池工作在正常温度环境中,提高装置的寿命,减少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分布式云储能系统的智能微电网鲁棒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电网是由多种形式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储能单元、负荷、控制单元及保护等组成的微型电网,既能作为可控负荷或可控发电单元柔性并入配电网运行,又能依靠自身的系统控制离网运行。由于分布式电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输出功率的波动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可能使系统的电压和频率发生变化,严重影响了微电网的稳定性。
现有的储能单元一般是密集排列的电池阵列,集中放置在箱体中,散热效果不好,容易加速电池老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分布式云储能系统的智能微电网鲁棒控制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储能单元散热效果不好容易加速电池老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分布式云储能系统的智能微电网鲁棒控制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多个安装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箱体和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滑动板、安装架和固定柱,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板的一侧,所述固定柱与所述滑动板螺纹连接,并接触所述支架,多个所述安装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风扇、第二散热风扇、散热箱、分流板和防尘罩,所述散热箱具有第一通孔,所述散热箱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底部,所述第一散热风扇与所述散热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散热箱内,所述分流板具有多个挡板,所述分流板与所述散热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防尘罩与所述散热箱可拆卸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散热风扇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远离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的一侧。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底座、接线箱和门板,所述门板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接线箱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底座与所述散热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散热箱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
通过所述底座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多个电池单元通过所述接线箱外部电路进行连接以进行充放电,通过所述门板对所述箱体进行密封,防止外部杂质进入。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
在所述底座设置所述减震垫可以减少来自地面的震动,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电池。
其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内。
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所述箱体内的温度,从而可以基于温度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和所述第二散热风扇的运转功率,保证所述箱体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其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制冷器,所述制冷器设置在所述散热箱内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
通过所述制冷器可以对外部进入的空气进行降温,使得本装置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氢能源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华氢能源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4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