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氧化氢空间灭菌与设备灭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5034.1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6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周聪;沈彦利;周楽;陈玲;叶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埃(中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2/26;F24F8/24;A61L10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陆海天;徐冬涛 |
地址: | 2111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氧化氢 空间 灭菌 设备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氧化氢空间灭菌与设备灭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壳体、除湿加热模块、风机组件、阀门和蠕动泵;所述除湿加热模块包括外壳,其内设有加热块;所述阀门设有多个端口;该外壳上设有进口和出口;该进口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口相连通;该出口与所述阀门的第一端口相连通;所述蠕动泵分别通过管路与过氧化氢存储装置和所述除湿加热模块相连通;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出口快装接头和至少一个进口快装接头;所述出口快装接头和进口快装接头分别与所述阀门的第二端口和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连相通;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扩散喷头;该扩散喷头与所述阀门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本发明可切换灭菌模式,满足空间灭菌和设备灭菌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菌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过氧化氢灭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过氧化氢空间灭菌与设备灭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汽化过氧化氢灭菌设备大都功能单一,或是仅设有两个快装接头,只能用于设备腔体内的灭菌;或是仅设有扩散喷头,只能用于空间灭菌。如果用户既需要空间灭菌,又需要设备腔体内灭菌,则需要购置买两种设备,或是额外配备一个价格昂贵的扩散喷头配件,不仅大幅增加了购置成本,而且,还会造成操作复杂,影响使用效率。而且,现有的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采用固定的过氧化氢溶液提供速率,导致前期的浓度较低,不利于提高灭菌效果和效率。
因此,需要加以改进,以便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过氧化氢空间灭菌与设备灭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可以方便的进行切换,满足空间灭菌和设备灭菌的需要,极大的降低了使用成本,并可简化操作,提高效率。同时,还可以调控液态过氧化氢的提供速率,提高灭菌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氧化氢空间灭菌与设备灭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除湿加热模块、风机组件、阀门和蠕动泵;所述除湿加热模块包括封闭的盒状外壳,其内设有加热块;所述阀门设有多个端口;所述外壳上设有进口和出口;该进口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口相连通;该出口与所述阀门的第一端口相连通;所述蠕动泵分别通过管路与过氧化氢存储装置和所述除湿加热模块相连通,能够将液态过氧化氢引入所述除湿加热模块而生成过氧化氢气体;
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出口快装接头和至少一个进口快装接头;所述出口快装接头和进口快装接头分别与所述阀门的第二端口和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连相通;
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扩散喷头;该扩散喷头与所述阀门的第三端口相连通;
所述阀门通过手动控制或电控。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快装接头和进口快装接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喷头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包括底座和至少一个喷嘴;所述底座为圆筒形,其底部通过管道与所述阀门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喷嘴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相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包括单孔喷嘴和多孔喷嘴;所述单孔喷嘴为多棱柱形,沿其轴向设有一个喷气孔;所述多孔喷嘴为球形,其上均布多个喷气孔;所述喷气孔与所述底座相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端部为圆台形;所述喷嘴均布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为电动阀,与控制面板电性相连。
一种过氧化氢空间灭菌与设备灭菌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1)空间灭菌时,手动或操作控制面板,控制所述阀门动作,使扩散喷头的管路导通;同时,风机工作,向除湿加热模块内吹风,使过氧化氢气体经阀门后,从扩散喷头喷出,对空间进行灭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埃(中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埃(中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5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