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融合和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5048.3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0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奕;王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176 | 分类号: | G06F16/176;G06F16/29;G06F16/9537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吴婷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融合 共享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数据融合和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包含二维地图、倾斜摄影模型、建筑信息模型的社区数字化地图;
建立包含数据档案图与数据耦合关系图的社区数据主体业务关系图谱;
在社区数字化地图中对突发事件进行时空定位,并根据社区数据主体业务关系图谱进行数据共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融合和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立社区数字化地图包括以下步骤:
(1)从商业地图公司或开源数据库获取社区的二维地图数据;
(2)从多个角度采集社区地面影像,采用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对社区地面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得到社区地面建筑物的三维模型,采用表面纹理贴图方法,对该三维模型进行处理,得到社区地面建筑物的倾斜摄影模型;
(3)根据社区建筑的施工图,绘制包含建筑结构的社区建筑物的建筑信息模型;
(4)从社区物业或街道管理中心获取社区时空信息,该时空信息包括:社区内的供水供电管线图、监控摄像头位置图、建筑平面图、社区楼宇属性信息和社区消防通道信息;
(5)采用开源地图引擎将上述步骤(1)、步骤(2)和步骤(3)的数据和模型导入该地图引擎中,得到一个具有时空坐标信息的社区数字地图;
(6)根据步骤(4)的时空信息,对步骤(5)的社区数字地图中的时空坐标信息进行标注,标注内容包括:供水供电线路、监控摄像头位置、建筑平面图、社区楼宇属性信息和社区消防通道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融合和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立社区数据主体业务关系图谱包括以下步骤:
(1)将社区中的各职能部门分别记为社区数据主体;
(2)建立社区数据主体之间的业务关系图,包括数据档案图与数据耦合关系图,其中数据档案图用于描述社区数据主体所持有的数据信息,数据耦合关系图用于描述不同数据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3)根据该社区数据主体之间的业务关系图,建立社区数据主体之间的数据交换通道与数据交换协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融合和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发事件时空定位与数据共享包括以下步骤:
(1)在建立的社区数字地图中对社区突发事件的时空坐标进行定位,定位内容包括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以及该地点的地理信息粒度,地理信息粒度划分为城市级、社区级、楼宇级和房间级,根据地理信息粒度,分别从相应的二维社区地图、倾斜摄影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和房间平面图纸中查找得到相关数据信息;
(2)根据社区主体业务关系图谱查找与突发事件关联的职能部门,并向职能部门发送数据共享请求,职能部门接收该数据共享请求,并向数据共享请求方发送相关数据信息。
5.一种数据融合和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数据融合模块,用于建立或获取地图、倾斜摄影模型、建筑模型,并将上述数据统一时空坐标,融合成社区数字地图,同时提供社区数字地图查看、标注、定位及数据可视化功能;
(2)数据图谱模块,用于建立并保存包含数据档案图和数据耦合关系图的社区主体业务关系图谱,并提供业务关系检索、筛选及匹配功能;
(3)数据共享模块,用于建立社区数据主体之间的数据交换通道,各社区数据主体之间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通道与协议进行数据共享。
6.一种数据融合和共享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倾斜摄影无人机,用于采集社区地面影像;
图形工作站,用于对地面影像进行三维重建;
GPU服务器,用于搭载开源地图引擎并将二维地图、倾斜摄影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导入地图引擎中并进行统一时空坐标处理,从而为社区数据主体提供社区数字化地图服务;
计算服务器,用于建立并存储社区数据主体之间的业务关系图谱,建立社区数据主体之间的数据交换通道,处理用户数据共享请求,
电子计算机,用于存储用户数据,访问社区数字化地图,发送数据共享请求,接收来自其他数据主体共享的数据。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融合和共享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50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第二类单工质联合循环
- 下一篇:低功率负荷家用快充充电装置及家用充电桩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