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田采出水资源化处理的工艺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5577.3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1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荆少东;黄文升;张磊;齐兆涛;李毅;郭健;薄利文;杨燕平;王伟;呙如地;张光辉;赵桂龙;徐亦非;顾婧;张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牟昌兵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田 出水 资源 处理 工艺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田采出水资源化处理的工艺方法及系统,其中,该工艺方法依序包括:除硬步骤:向采出水中投加药剂,以除去采出水中的成垢离子;电化学氧化步骤:将采出水进行电解处理,控制进水的pH值介于8~9之间,电解处理采用4.0V~6.0V的直流电压,以除去水中的氨氮及降低COD;铁碳微电解步骤:使采出水流经铁碳填料,投加酸剂以控制进水pH值介于5.5~6.0之间,以进一步除去水中的氨氮及降低COD;反渗透步骤:使采出水经过反渗透膜,进一步除去导电离子和降低COD,得到处理后的成品出水。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短,操作相对简单、能耗低,抗冲击能力强,建设投资小,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工业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油气田采出水资源化用处理的工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油气田采出水大多具有高COD(化学需氧量)、难降解的特性。上述特性在气田采出水中表现的更加突出,以普光气田为例,采出水三维荧光光谱仪分析结果见图1,区域I、II、III、IV、V分别为类酪氨类物质、类色氨酸物质、类富里酸物质、可溶性微生物降解副产物以及类胡敏酸物质。其中区域I、II、IV归属于可降解类物质,区域III、V归属于难降解类物质。
从图中各组分情况来看,采出水中约80%为难降解物质,主要是芳香族化合物,测定采出水的B/C,在0.2以下,因而导致采出水的整体可生化性较差。
相关技术中针对高盐、高氨氮、难降解COD油气田采出水一般采用除硬+脱氨+蒸发+高级氧化+微/超滤+反渗透的处理工艺,工艺描述如下:
1)经过预处理(主要去除悬浮物、含油、H2S等)后的油气田采出水首先进入除硬装置对采出水硬度进行去除;
2)除硬出水进入脱氨塔对氨氮进行去除;
3)脱氨塔出水进入多效蒸发装置,进行脱盐及去除部分COD;
4)蒸发出水进入高级氧化(多采用芬顿、臭氧或组合工艺)反应装置,主要对水中COD进一步去除;
5)将经过高级氧化处理后的采出水进入到微/超滤膜进行过滤;
6)将经过微/超滤处理后的采出水进入反渗透膜处理,得到合格出水。
相关技术可以达到油气田采出水资源化目的,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一是工艺链长、设备多、运行成本高;二是高级氧化工艺中芬顿工艺产泥量大造成二次污染等。如何寻求一种高效低耗的处理工艺成为业内研发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气田采出水资源化处理的工艺方法,依序包括:除硬步骤:向采出水中投加药剂,以除去采出水中的成垢离子;电化学氧化步骤:将采出水进行电解处理,控制进水的pH值介于8~9之间,电解处理采用4.0V~6.0V的直流电压,以除去水中的氨氮及降低COD;铁碳微电解步骤:使采出水流经铁碳填料,投加酸剂以控制进水pH值介于5.5~6.0之间,以进一步除去水中的氨氮及降低COD;反渗透步骤:使采出水经过反渗透膜,进一步除去导电离子和降低COD,得到处理后的成品出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出水的COD在1500mg/L以下,矿化度在30000mg/L以下,以及氨氮在300mg/L以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除硬步骤中,加入的药剂包括碱剂、混凝剂和絮凝剂,控制出水的pH值为10以上,混凝剂的投加量不低于50mg/L,絮凝剂的投加量不低于3mg/L。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铁碳微电解步骤中,铁碳填料的滤层厚度不小于1.0m,滤速控制介于6m/h~10m/h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反渗透步骤包括:运行压力介于3MPa~7MPa之间的高压反渗透处理和运行压力介于1MPa以下的低压反渗透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55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