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涤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6120.4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7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孙火青;孙涛涛;景华平;韦玉川;景新平;韦耀;景晶;吴金炳;吴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顺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1/72 | 分类号: | C11D1/72;C11D3/04;C11D3/20;C11D3/06;C11D3/60;B08B13/00;B08B3/02;B08B1/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吴方舟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涤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涤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工业洗涤技术领域,为解决待清洗件缝隙处泡沫易残留,难以清洗干净的问题;本发明的工业洗涤剂包括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20份,10%氢氧化钠1‑3份,丙醇3‑5份,柠檬酸钠2‑5份,三聚磷酸钠1‑3份,葡萄糖酸钠5‑10份,亚硫酸钠0.1‑1份,去离子水份60‑80份;洗涤装置包括操作框和清洗面料,操作框一侧开口用于装入清洗面料,相邻侧装有可滑动调节宽度的清洗头,利用清洗面料吸取工业洗涤剂清洗缝隙处;本发明工业洗涤剂泡沫少,且清洗面料吸取后几乎无泡沫,洗涤装置便于清洗缝隙,洗后无泡沫残留,且无需再用水冲洗,维护工作更加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洗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洗涤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洗涤剂即在工业上使用的用来除去污垢的化学或生物制剂,现有各类洗涤剂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剂,其活性原理是:在分子RH-X结构中,RH为烃类憎水基团,X为亲水基团。此结构的化合物可以使其溶液(一般为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改变体系的界面状态。当其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便在溶液中产生胶团,从而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加溶、洗涤作用;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建筑、运输、电气、化工等工业领域,各种加工设备等多使用润滑油,使用一段时间后设备表面油污较多,且若不及时清洁不仅容易积累影响工作环境,还会阻碍设备散热,故均需定期清洗。
但是待清洗件的缝隙处难以清洗干净,特别是现有工业洗涤剂起泡较多,冲洗或浸泡后易残留在缝隙内,水洗时也难以洗净,易造成待清洗件腐蚀等;为解决起泡较多的问题,有的工业洗涤剂中加入有机硅工业消泡剂消泡,但这样弊端很大,有机硅容易吸附到金属制品上,水洗不掉;市面上也有不使用有机硅工业消泡剂的技术,例如公开号为CN111849652A,名称为一种环保无泡沫水基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其中就公开了一种利用胺碱为主要清洗成分,其可以较好地清洗助焊剂残留物和润滑油,且无泡沫,但是由于其主要清洗成分为胺碱,依赖皂化反应及中和反应完成清洗,故清洗对象单一,对清洗条件要求也较高,此外,二乙醇胺仅0.1mol/L(质量百分比约1%)时pH即达到11以上,而其4%-7%碱性更高,碱性残留易对清洗处造成腐蚀伤害,且清洗时人员伤害大,不可用于手洗缝隙处;因此,亟需一种洗涤装置及使用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涤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待清洗件缝隙处泡沫易残留,难以清洗干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洗涤剂,其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20份,10%氢氧化钠1-3份,丙醇3-5份,柠檬酸钠2-5份,三聚磷酸钠1-3份,葡萄糖酸钠5-10份,亚硫酸钠0.1-1份,去离子水60-80份。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1分子壬基酚与7分子环氧乙烷完全加成的产物,其HLB值为12,分子式为CH3(CH2)7CH2·C6H4O-(CH2CH2O)7·H。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一种洗涤装置,包括操作框和清洗面料,操作框一侧中部开设有开口,开口所在侧相邻的一侧中部安装有清洗头,清洗头包括固定架和活动架,固定架远离操作框的一侧设有固定头,固定架接近操作框的一侧与操作框固定连接,活动架远离操作框的一侧设有活动头,固定头与活动头平行,活动架接近操作框的一侧固设有转动环且与操作框转动连接,转动环远离活动头的一侧固设有定位架,定位架远离操作框开口的一侧固设有滑杆,操作框上还固定安装有弧形板,其上开设有弧形的滑道,弧形的圆心与转动环的中心线重合,滑杆的一端与滑道滑动连接;清洗面料为环形,且套设在固定架、活动架和定位架上。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固定头和活动头均与转动环的中心线平行,且二者到转动环的中心线距离相等;定位架远离转动环的一侧与固定头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顺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顺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61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联邦学习和边缘计算的跨平台多模态舆情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五连刀闸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