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园林绿化用干旱自灌溉型蓄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6129.5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2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雷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A01G25/16;E03B3/02;E03B5/00;E03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11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 化用 干旱 灌溉 蓄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林绿化用干旱自灌溉型蓄水装置,属于园林绿化技术领域,本发明设有特制的干旱驱灌球,将干旱驱灌球埋入土中,可使干旱体与土壤保持干湿同步,进而使干旱体可及时感知土壤的干旱,当土壤干旱时,干旱体会失水收缩,使挤触块挤压并触发控灌指令按钮,且联合自灌控制系统的设置,控灌指令按钮被触发后,灌溉控制模块会启动水泵,从而使本发明中的蓄水装置,可在土壤干旱时自动开启灌溉,可大大节省人力、有效防止树木花草因干旱而枯萎,进而大大提高了蓄水装置的实用性,且通过防干抽开关等的设置,使得水泵不会在蓄雨箱中没有水时启动,进而有效防止水泵发生干抽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绿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园林绿化用干旱自灌溉型蓄水装置。
背景技术
园林绿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现有的园林中多种植大量的树木花草,降雨时雨水浸润树木花草及土壤,降雨停止后土壤表面及树木花草上的水分快速蒸发,土壤内的水分向下渗透,雨水资源利用率很低,于是,许多园林内选择安装蓄水装置,可收集雨水并能将雨水用于树木花草的灌溉。
现有技术中的蓄水装置,在收集雨水后,无法在土壤干旱时,自动给树木花草进行灌溉,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土壤的干旱,会导致灌溉不及时,导致蓄水装置的作用大打折扣,实用性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园林绿化用干旱自灌溉型蓄水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绿化用干旱自灌溉型蓄水装置,本发明设有特制的干旱驱灌球,将干旱驱灌球埋入土中,可使干旱体与土壤保持干湿同步,进而使干旱体可及时感知土壤的干旱,当土壤干旱时,干旱体会失水收缩,使挤触块挤压并触发控灌指令按钮,且联合自灌控制系统的设置,控灌指令按钮被触发后,灌溉控制模块会自动启动水泵,从而自动开启灌溉,可大大节省人力、有效防止树木花草因干旱而枯萎,进而大大提高了蓄水装置的实用性,且通过防干抽开关等的设置,使得水泵不会在蓄雨箱中没有水时启动,进而有效防止水泵发生干抽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园林绿化用干旱自灌溉型蓄水装置,包括蓄雨自灌溉机构和干旱驱灌球,所述干旱驱灌球包括支撑球壳,所述支撑球壳内设置有两个呈V字形设置的开合夹板,两个所述开合夹板的一端铰接,两个所述开合夹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储料球,所述弹性储料球内填充有干旱体,所述弹性储料球的顶端贯穿设置有多个导水绳,两个所述开合夹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拉绳,两个所述开合夹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筒,两个所述开合夹板靠近调节筒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联调杆,两个所述联调杆分别滑动贯穿调节筒两端的外壁并延伸至调节筒内,且两个所述联调杆位于调节筒内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滑板,两个所述联动滑板远离对应联调杆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控灌指令按钮、挤触块。
进一步的,所述蓄雨自灌溉机构包括蓄雨箱,所述蓄雨箱的顶端开设有多个接雨孔,所述接雨孔内固定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防晒网,下雨时,雨水可经接雨孔流入蓄雨箱中,从而使蓄雨箱得以对雨水进行收集,防晒网可对雨水进行过滤,防止树叶、树枝等杂物进入蓄雨箱中,且在雨过天晴时,防晒网还可起到一个遮挡阳光的作用,从而减少雨水的蒸发,提高了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蓄雨箱的顶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内置箱,所述内置箱内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贯穿内置箱的外壁并与蓄雨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贯穿内置箱的外壁并延伸至蓄雨箱的上方,且出水管的顶端连通设置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喷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雷,未经张新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61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