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管理的大米幼苗培育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6523.9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5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余民东;张敬华;张小平;张思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东全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A01G31/02;A01G9/28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管理 大米 幼苗 培育 | ||
1.一种方便管理的大米幼苗培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架(1);所述支撑台架(1)的顶侧设有盛放结构(2);所述盛放结构(2)与支撑台架(1)之间连接有驱动结构(3);所述盛放结构(2)的内侧设有培育结构(4);所述培育结构(4)的内侧设有支持结构(7);所述培育结构(4)的端部安装有连通结构(5);所述连通结构(5)的侧面设有固定结构(8);所述支撑台架(1)的底侧设有移动结构(6);
所述盛放结构(2)包括托架(21),所述支撑台架(1)的顶侧设有多个托架(21),所述托架(21)的顶侧设有盖板(22),所述托架(21)和盖板(22)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传动杆(25),且两个所述传动杆(25)呈“X”状设置,位于相邻所述托架(21)上设置的传动杆(25)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台架(1)的顶侧垂直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23),所述限位滑杆(23)依次与托架(21)和盖板(22)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滑杆(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24);
所述培育结构(4)包括培养盘(41),所述托架(21)的顶侧滑动连接有培养盘(41),所述培养盘(4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分隔网(43),所述分隔网(43)的表面覆盖有透水布(44),所述托架(21)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垫圈(42),所述托架(21)通过垫圈(42)与相邻的培养盘(41)相抵触;
所述支持结构(7)包括第一边块(71)和第二边块(72),所述培养盘(41)的内侧相对设有第一边块(71)和第二边块(72),所述第一边块(7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网杆(73),所述网杆(73)的另一端与第二边块(7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边块(7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板(74),所述第二边块(72)和固定板(7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75),所述固定板(74)上开设有插孔(76),所述网杆(73)的端部通过插孔(76)贯穿固定板(74),所述固定板(74)的顶端抵触有挤压板(77),所述挤压板(77)与固定板(7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挤压板(77)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卡合杆(78),所述卡合杆(78)与挤压板(7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79),所述卡合杆(78)的端部与第二边块(72)之间相卡合;所述挤压板(77)的长度小于固定板(74),且所述挤压板(77)的端部呈平面结构,所述固定板(74)上开设的插孔(76)呈葫芦状结构,同时所述网杆(73)贯穿插孔(76)的位置直径小于其他部分;
所述连通结构(5)包括第一连通管(51),所述培养盘(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51),所述第一连通管(51)的内侧抵触有第一垫块(52),所述第一垫块(52)与第一连通管(5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3),所述培养盘(4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54),所述第二连通管(54)的内侧设有斜面块(55),所述斜面块(55)的一侧设有第二垫块(56),且所述第二垫块(56)通过密封圈(58)与斜面块(55)相抵触,所述第二垫块(56)与第二连通管(5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7),所述第二垫块(5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9a),所述第二连通管(5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抵触圈(59);所述斜面块(55)的侧面呈斜面结构,且所述第二垫块(56)朝向斜面块(55)的一侧呈圆台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8)包括侧杆(81),所述第一连通管(5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杆(81),所述第二连通管(54)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块(84),所述限位块(84)与培养盘(4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84)转动连接有扣杆(82),所述扣杆(82)的端部与培养盘(4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8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管理的大米幼苗培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架(1)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丝杆(32),所述丝杆(32)的顶端与顶板(2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盖板(22)与丝杆(3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丝杆(3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蜗轮(33),所述支撑台架(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摇杆(31),所述摇杆(3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蜗杆(34),所述蜗杆(34)与蜗轮(33)之间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管理的大米幼苗培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6)包括撑脚(61),所述支撑台架(1)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四只撑脚(61),所述撑脚(61)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东全米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东全米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65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