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铜、无偏析的耐腐蚀、防污、高塑性多主元合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7842.1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1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乔竹辉;于源;刘维民;马雯雯;李彤阳;崔高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C1/04 | 分类号: | C22C1/04;C22C30/02;B22F9/04;B22F3/105;B22F3/14;B22F9/08;C22C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李魏英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含铜 偏析 腐蚀 防污 塑性 多主元 合金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含铜、无偏析的耐腐蚀、防污、高塑性多主元合金的制备方法,选用多主元FCC相高熵合金为初始合金,基于高熵提高互溶度,利用粉末冶金方法获得充足扩散,实现5~20wt%Cu在固溶体结构中均匀分布,解决了Cu在FCC相高熵合金中晶界偏析问题。本发明操作简单、可控,制备的材料兼顾高于75%的塑性、优异的耐蚀性和防污性能,在海洋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海洋环境下耐腐蚀、防污、高塑性多主元合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开发对于我国的资源获取、民生发展和军事力量提升至关重要。海洋装备在海水中服役,需要面临复杂的苛刻环境;其中海水腐蚀和微生物附着对装备材料的危害巨大,会严重劣化海洋材料的性能、服役寿命和加剧装备的运行阻力、造成能量损耗。为保证我国海洋工业的顺利发展,迫切需要开发具有独立自主产权的耐腐蚀-防污一体化的强韧结构材料。
目前,现有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防污性能,三者之间相互冲突。首先,合金的力学性能主要受结构影响,耐腐蚀性能主要受组织和组成元素影响;在传统合金中,耐腐蚀性能改性元素的添加会造成合金结构的复杂化,导致力学性能下降;如耐蚀性较好的不锈钢的强度难以提升,强度较高的轴承钢的耐蚀性较差。其次,Cu、Ag元素是主要的防污、杀菌金属元素,但由于Cu、Ag与大部分金属元素互溶度较低,容易形成偏析相,造成腐蚀加剧、力学性能下降;现报道的杀菌不锈钢、杀菌钛合金中含有的Cu含量均低于5wt%,一旦超过这个范围,会形成明显偏析相,造成腐蚀严重;但杀菌性能与Cu元素含量呈正比,为了保证足够的海洋防污性能,必须含有更高含量的Cu元素。
高熵合金是金属领域的重要突破,可以满足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平衡。高熵合金,在包含多种主元的条件下,能够具有简单的结构。通过合理的设计,在含有较多Cr、Ni、Co等耐腐蚀元素下,合金呈现可控结构,保证韧性;而且实现晶格畸变效应和复合效应,提高强度,能够兼顾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
但是,现有高熵合金的防污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力学性能相冲突。现有技术制备的含Cu高熵合金中,均存在铜元素的偏析问题;本质原因是Cu元素与高熵合金组成元素的互溶度不足,导致在组织形成的快速过程中,Cu元素优先发生偏聚、偏析相形核和长大。解决高熵合金中Cu元素的偏析问题,对于获得力学、耐腐蚀、防污性能一体化的海洋工程材料极其重要。
围绕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规划,针对我国海洋工程材料的发展需求,本发明通过多种合金技术耦合,交替发挥高熵合金的多主元和高熵两大特性的优势,解决了这一瓶颈难题。重点创新在于:利用多主元设计、熵值控制,得到大含量耐蚀元素的均匀FCC相初始高熵合金,耐蚀元素保证耐腐蚀,均匀单相特征保持足够的系统熵值,FCC相保证高塑性,合金与铜元素同为FCC相保证了互溶潜力;利用雾化法,得到高熵合金粉末,通过高熵合金粉末和Cu粉末混合提高扩散动力学;利用固态烧结,在保持高温、高熵的合金结构状态下,充分实现了高熵提高元素间互溶度这一热力学理论;利用多主元合金的迟滞扩散作用和固态合金对扩散的抑制,阻碍了在降温过程中Cu元素的析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78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