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9861.8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6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成秋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美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73 | 分类号: | A61K8/73;A61K8/368;A61K8/362;A61K8/27;A61K8/46;A61K8/34;A61Q19/00;A61Q17/00;A61P17/10;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祛痘组合物,包含水相;所述水相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环糊精4‑10份、水杨酸0.1‑8份、壬二酸0.1‑10份,杀菌剂0.01‑0.5份、增溶剂50‑70份、pH调节剂1‑5份。本发明提供的祛痘组合物完全无油脂,避免了油脂致痘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祛痘组合物杀菌力较好,加入了高效杀菌剂,有效地杀灭痤疮丙酸杆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下列四个因素有关: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开口处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以及炎症反应。市面上常见的祛痘剂型中,只有霜剂效果较好,因其可以引入各种有效成分。而精华和啫喱中可使用原料受限,效果不理想。但同时,祛痘霜因引入了油脂,其最终功效会因此有所减弱(长痘痘多因皮脂分泌旺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祛痘组合物,包含水相;所述水相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环糊精4-10份、水杨酸0.1-8份、壬二酸0.1-10份,杀菌剂0.01-0.5份、增溶剂50-70份、pH调节剂1-5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祛痘组合物,由于水杨酸水溶性较差,本发明采用环糊精包合水杨酸,解决了水杨酸水溶性较差的问题,实现了水杨酸在水剂中的较高添加量,有利于角质剥脱。本发明提供的祛痘组合物功效温和,一般加入水杨酸后呈酸性,较刺激,包合后pH接近中性,降低了对皮肤的刺激。壬二酸强烈控油,且明显降低色素沉着,壬二酸很难加入霜中,含量过高易破乳,本发明采用环糊精包合壬二酸,包合后则不会出现破乳问题。
优选地,所述水相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环糊精5份、水杨酸5份、壬二酸8份,杀菌剂0.2份、增溶剂69份、pH调节剂3份。本申请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探究发现,所述水相采用上述组分和重量份选择时,制备得到的祛痘组合物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杀菌剂为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所述增溶剂为乙醇、丙二醇、乙氧基二乙二醇、氢化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
优选地,所述祛痘组合物还包含粉相和水,所述粉相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壬二酸锌40-60份和水杨酸锌40-60份。本申请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探究发现,壬二酸锌和水杨酸锌在上述重量份选择下,制备得到的祛痘组合物的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粉相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壬二酸锌50份和水杨酸锌50份。本申请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探究发现,壬二酸锌和水杨酸锌在上述特定重量份选择下,制备得到的祛痘组合物的效果达到最佳。
优选地,所述水相、粉相、水的质量百分比为:水相:粉相:水=20-50:5-30:20-75。本申请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探究发现,当祛痘组合物采用一种全新的剂型,水相、粉相、水在上述质量百分比的选择下,得到的祛痘组合物的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水相、粉相、水的质量百分比为:水相:粉相:水=25-45:15-25:30-60。优选地,所述水相、粉相、水的质量百分比为:水相:粉相:水=42: 25:33。本申请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探究发现,当祛痘组合物采用一种全新的剂型,水相、粉相、水在上述质量百分比的选择下,得到的祛痘组合物的效果达到最佳。
此外,本申请提供了所述水相和粉相结合的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水杨酸、环糊精和水混合后加热溶解得到混合物A;壬二酸、增溶剂、杀菌剂混合溶解得到混合物B;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A、混合物B以及水混合,调节pH值为5-7,冷却后得到水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美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美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9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