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壁碳纳米管封装超长线性碳链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0128.8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2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洛;刘轶;畅伟伟;李倩倩;朱天翔;房良;刘馥;刘一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68 | 分类号: | C01B32/168;C01B32/159;C01B32/178;C01B32/1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壁碳 纳米 封装 超长 线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壁碳纳米管封装超长线性碳链及其制备方法,能制备单壁碳纳米管包覆一维超长线性碳链产品。本发明方法是将具有sp轨道杂化成键的短碳链CnH2(polyyne)封装在直径为0.6nm至直径为1.3nm的开口单壁碳纳米管中(SWCNT),然后在惰性气体或高真空环境中,通过热处理,利用短碳链在单壁碳纳米管限域空间中的融合反应生成超长碳链(LLCC)获得单壁碳纳米管包覆超长线性碳链的方法。本发明方法作为一种高效制备高纯单壁碳纳米管包覆超长线性碳链(LLCC@SWCNT,单壁碳纳米线)的有效手段,填补了一直以来单壁碳纳米线样品空白,将为sp基碳纳米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实验材料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直径单壁碳纳米管封装超长线性碳链的制备方法。其中单壁碳纳米管直径在0.6~1.3nm,超长线性碳链的碳原子数在五十至数万。
背景技术
现在已知碳元素自然界中有3种电子轨道杂化成键方式,即sp,sp2和sp3轨道杂化成键。由sp2和sp3轨道杂化成键构成的石墨和金刚石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完全由sp轨道杂化成键构成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尚未被发现。近年来,随着碳材料研究的深入,关于sp碳材料的研究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人们把完全由sp轨道杂化成键所构成的物质叫做卡拜(Carbyne),而构成卡拜的无限长碳原子连成为人们实验制备卡拜的开始,无限长碳链在自然环境下极其不稳定,容易发生交联反应生成sp2转换,人们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至今为止只能制备出碳原子数为44个碳原子的碳链,并且两端悬挂较大的官能团来防止发生交联反应。申请人在2003年发现了一种制备碳链的新方法,利用碳纳米管中心空洞的限域效应,将碳链封装在多壁碳纳米管中,从而制备出长度为数十至数千个碳原子的超长碳链,并命名为碳纳米线(Carbon nanowires:CNWs)。
碳纳米线制备现状:
现在人们将碳纳米线分类为:多壁碳纳米管包覆线性碳链(Long linear carbonchain@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LLCC@MWCNT,多壁碳纳米线),双壁碳纳米管包覆线性碳链(Long linear carbon chain Double-walled carbon nanotube:LLCC@DWCNT,双壁碳纳米线)及单壁碳纳米管包覆线性碳链(Long linear carbon chain Single-walledcarbon nanotube:LLCC@SWCNT,单壁碳纳米线)。到目前为止,多壁碳纳米线和双壁碳纳米线已经通过多种方法制备完成,只有单壁碳纳米管包覆超长碳链,即单壁碳纳米线样品大量制备尚未实现。因此制备出单壁碳纳米管封装超长碳链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对sp基碳纳米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单壁碳纳米管封装超长线性碳链及其制备方法,能实现高效制备高纯单壁碳纳米管包覆超长线性碳链,完善了碳纳米线的种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壁碳纳米管封装超长线性碳链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开口单壁碳纳米管制备:
将直径为0.6~1.3nm的单壁碳纳米管在含氢混合气体中或在干燥空气中进行开口处理,得到开口单壁碳纳米管;
b.短碳链制备:
采用电弧法或激光烧蚀法,制备较短的线性碳链分子CnH2,其中n为碳原子数,n的取值为6~40,得到短碳链;
c.封装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