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电流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0188.X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7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付居岳;袁树峥;廖远洋;杨蓓;严菡;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爱涛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电流 电路 | ||
1.一种双向电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压电流变换电路和单双向转换电路;所述电压电流变换电路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双向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待驱动器件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单双向转换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电桥电路和第二晶体管电桥电路;所述第一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电压电流变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三端为所述双向电流源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三端为所述双向电流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五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五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六端与激励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四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四端均与模拟地连接;
所述第一晶体管电桥电路包括:
第一PMOS管、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电压电流变换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以及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为所述双向电流源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五端连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与模拟地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电桥电路包括:
第二P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三N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为所述双向电流源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压电流变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均与模拟地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激励信号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电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电压电流变换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分压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电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电流变换电路,包括:
运算放大器、第五电阻和第五NMOS管;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五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模拟地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五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电桥电路的第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电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馈电路,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与单片机中模拟数字转换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向电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第六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单片机中模拟数字转换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模拟地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电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二电容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电压电流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与模拟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南昌航空大学,未经中国航发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1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