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龙珠茶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0232.7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7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胡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蔓见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珠茶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珠茶,所述龙珠茶为球形,一种所述的龙珠茶的制作工艺,所述龙珠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用量称称取固定克重的干茶;步骤二、蒸:将称取的干茶放在特指的水蒸气上快速蒸软;步骤三、裹:将蒸软的茶叶放入对饮的纱布中快速包裹成团;步骤四、团:将团状纱布顺一个放方向轻团6圈后打结栓紧,然后逐个成串;步骤五、阴:将成串的龙珠团,挂于阴处,自然冷却、风干。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龙珠茶在传统龙珠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本发明的龙珠茶更容易泡开,且容易快速冲开,从而使得龙珠茶的口感更好;本发明更容易把握龙珠茶中的水分含量,从而使得龙珠茶的口感更好且更容易存放装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茶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龙珠茶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紧压茶工艺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以饼茶、砖茶、千两茶为传统形式的紧压茶,因为需要茶针等撬茶工具才能冲泡,所以市场逐渐开始有薄片茶、龙珠茶等工艺来进行取代。
手工龙珠最开始用于普洱茶,目前也应用于白茶、拼配茶等茶类。主要工艺流程是先将茶叶称匀,然后用蒸汽蒸软,再纱布揉团,最后自然阴干或烘干。这样做成龙珠茶的茶叶,即能保持原叶的完整度和美观性,又能实现一颗一泡,方便人们日常饮用和携带。
传统龙珠茶的制作工艺为:入茶:以5g~10g重量为单位称取炒制的干茶叶,一个单位的干茶叶对应一张棉布包裹;蒸茶:将炒制的干茶叶放在水蒸汽中蒸软;裹茶:用棉布将蒸软后的茶叶裹成团状,压紧团状部开口;揉茶:握紧团状部按顺时针方向揉捏25圈~35圈;打结:将团状部压紧实,并在棉布团状部开口处打结栓紧;定形:将团状部置于常温下自然冷却、风干,得到定形为圆球状的龙珠茶。
传统龙珠茶的有益效果是:外形美观,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在保证高品质口感和茶叶完整性的情况下,还具备携带方便的优点,茶汤浓郁芳香,汤色鲜亮,饮用过程具有极好的视觉、嗅觉和味觉体验。
但传统的龙珠茶也有很大的缺点:蒸软、揉茶、紧压打结,这样的技术能让龙珠外形更加光滑圆润,却既容易导致茶叶闷水气,又使得茶叶再冲泡中,难以快速冲泡开,往往跑了 3道,依然紧结,影响茶汤整体口感。传统干燥,使用自然阴干,非常难以保证茶叶的干燥度,影响口感和存放装化,目前部分机器烘干方式,高温快速烘干,又使得龙珠失水不均,龙珠中间湿外围干,并且火工香气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困难,提供一种能够对传统的龙珠茶进行改进,做到容易泡开,容易把握茶叶的干燥度,从而口感更好、存放装化更便捷的一种龙珠茶及其制作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龙珠茶,所述龙珠茶为球形一种所述的龙珠茶的制作工艺,所述龙珠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用量称称取固定克重的干茶;
步骤二、蒸:将称取的干茶放在特指的水蒸气上,快速蒸软;
步骤三、裹:将蒸软的茶叶放入对饮的纱布中,快速包裹成团;
步骤四、团:将团状纱布顺一个放方向轻团6圈后打结栓紧,然后逐个成串;
步骤五、阴:将成串的龙珠团,挂于阴处,自然冷却、风干;
步骤六、定:基本阴干的龙珠团茶,至于低温烘箱或者极其干燥的房间内进行干燥;
步骤七、存:定行后的龙珠,快速解绑入箱并包装,大箱离地存放60天,60天后方可取分装饮用。
所述的一种龙珠茶的制作工艺,所述步骤五中的每串的团状纱布的颗数为100颗。
所述的一种龙珠茶的制作工艺,所述步骤六中的风干的时间为24小时。
所述的一种龙珠茶的制作工艺,所述步骤六中的干燥的时间为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蔓见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蔓见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