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布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0334.9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5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钟欣天;陈云峰;张园;陈宇新;倪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H01R43/16;H01B1/04;H01B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派登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78 | 代理人: | 于本会 |
地址: | 314506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石墨布,包括垂直交错的复合石墨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石墨条由复合石墨线整形压制得到,所述复合石墨线由复合石墨带捻合得到,所述复合石墨带包括内石墨层(13),所述内石墨层(13)两侧设有纤维层(14),所述纤维层(14)远离内石墨层(13)一侧覆盖设有外石墨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14)由玻璃纤维、弹性体纤维以及力学增韧纤维混合构成所述纤维层(14)表面浸润设有粘结层(12),所述纤维层(14)与内石墨层(13)以及对应侧外石墨层(15)之间通过粘结层(12)粘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12)的厚度为0.05~0.08mm,所述复合石墨带宽度为5~8mm,所述复合石墨带的厚度为2~4mm,所述外石墨层(15)以及内石墨层(13)的厚度0.1~1mm。
4.一种石墨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可膨胀石墨进行高温膨化得到石墨蠕虫并经过辊压设备辊压制得外石墨层(15)以及内石墨层(13);
二、将粘结剂浸润在纤维层(14)上经匀速加热固化程序形成粘结层(12);
三、将纤维层(14)通过粘结层(12)粘结在内石墨层(13)一侧端面上;
四、在步骤四中纤维层(14)远离内石墨层(13)一侧再铺设一层石墨蠕虫形成外石墨层(15)并通过粘结层(12)粘结在一起;
五、将上述内石墨层(13)、纤维层(14)、粘结层(12)和外石墨层(15)进行两次辊压,形成两侧为石墨层,中间为纤维层(14)和粘结层(12)的石墨纸结构;
六、将步骤五中制备的石墨纸翻面且同步骤三至步骤五,在内石墨层另一侧覆盖纤维层(14)并通过粘结层(12)与外石墨层(15)粘结,经过两次辊压后形成内部以及外侧两面为石墨层,中间为纤维层(14)和粘结层(12)的导电低阻石墨纸;
七、将导电低阻石墨纸切割成宽的导电低阻石墨带;
八、将导电低阻石墨带用捻线机捻制成粗细均匀、表面光滑、韧性良好的导电低阻石墨线;
九、将导电低阻石墨线经编织机编织成石墨复合降阻布,再经过辊压整形去除石墨复合降阻布表面的毛刺及瑕疵,以提高石墨复合降阻布的致密性与导电性,得到表面光滑平整、致密性高、性良好的石墨复合降阻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膨化石墨采用高纯蠕虫石墨且碳含量高于85%,所述粘结层(12)采用的粘结剂为EVA类、聚酰胺类、聚酯类、SBS类、SIS类、聚氨酯类中的一种。
6.一种石墨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31),所述工作台(31)远离地面一侧端面上对称且固定设有两个与工作台(31)垂直的固定板(34),两个所述固定板(34)之间固定设有复合台(25),所述复合台(25)远离工作台(31)一侧设有能够在两个固定板(34)之间水平移动的加热器(33),所述复合台(25)远离工作台(31)一侧设有能够在两个固定板(34)之间水平移动的移动台(17),所述移动台(17)靠近复合台(25)一侧设有能够向复合台(25)一侧伸缩的辊压轮(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石墨布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31)远离地面一侧设有开口向远离地面一侧的轨道槽(26),其中一侧所述固定板(34)靠近轨道槽(26)一侧端面上固定设有轨道电机(24),所述轨道电机(24)靠近轨道槽(26)一侧端动力设有与相对侧固定板(34)转动连接的加热轴(27),所述加热轴(27)上螺纹连接设有在轨道槽(26)内滑动的螺纹块(29),所述螺纹块(29)与加热轴(27)垂直两侧端面上对称且固定设有两个连接曲杆(32),所述连接曲杆(32)另一端与加热器(33)对应侧端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3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