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多酚-三嗪超分子网络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0693.4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7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肖高;胡凡莹;刘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4/86;H01M4/9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沈涛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多酚 三嗪超 分子 网络 结构 纳米 复合材料 合成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铜多酚-三嗪超分子网络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3,5-三嗪-2,4,6-三胺与饱和多元环酮,在超声下反应,离心后得到产物,将所得产物用易挥发的醇、醚或酯类溶剂洗涤并离心,真空干燥后获得共价三嗪基有机聚合物CTP;
2)将所述CTP分散在植物多酚溶液中,超声分散处理,制得CPT-多酚溶液;
3)将可溶性铜盐分散在植物多酚溶液中,超声分散处理,制得铜多酚溶液;合并所述铜多酚溶液和所述CPT-多酚溶液,使之反应;
4)将步骤3)反应所得产物滤出,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易挥发的醇、醚或酯类溶剂洗涤并离心、烘干,获得CTP@Cu2+-PP前驱体;
5)将所述CTP@Cu2+-PP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制得铜多酚-三嗪超分子网络结构纳米复合材料CTP@Cu-PP;
步骤5)中,所述的煅烧包含两个基于时间的温度段,第一温度段控制温度200~500 ℃,第二温度段控制温度600~1000 ℃;第一温度段停留时间1~3 h,第二温度段停留时间1~3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多酚-三嗪超分子网络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1,3,5-三嗪-2,4,6-三胺与饱和多元环酮的摩尔比为(2~4):1,超声分散处理所用溶剂选自乙醇、丙醇、乙酸或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多酚-三嗪超分子网络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多酚选自橡碗单宁、杨梅单宁或落叶松单宁中的一种或多种;植物多酚溶液浓度为8~16 m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多酚-三嗪超分子网络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超声温度40~60 ℃,超声时间1.5~2 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多酚-三嗪超分子网络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声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真空干燥为在真空氛围下60~80 ℃干燥8~16 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多酚-三嗪超分子网络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超声分散处理采用超声波仪器和磁力搅拌设备,温度设为常温,超声时间为10~20 min,搅拌时间为1~2 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多酚-三嗪超分子网络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60~8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多酚-三嗪超分子网络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温度段的升温速率为5~10 ℃/min,第二温度段的升温速率为5~10 ℃/min。
9.采用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合成方法制备得到的铜多酚-三嗪超分子网络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在燃料电池阴极材料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6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油箱油管总成的检具
- 下一篇:肾阳虚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