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融霜接水盘、排水管道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0726.5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0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华;吴天伦;杨群;张守意;王凯;郑文清;辛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延华;吴天伦;杨群 |
主分类号: | F25D21/14 | 分类号: | F25D21/14;F25D2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融霜接水盘 排水管道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融霜接水盘、排水管道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蒸发器、设置在冷库外部的加热组件和设置在蒸发器下方的接水盘,接水盘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底端连通有第一导水管,第一导水管的底端通过连接头连通有第二导水管,本发明涉及蒸发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该低温融霜接水盘、排水管道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加热组件将防冻液加热,由循环泵送至管道及接水盘内,再通过回流管返回至加热组件内进行持续加热循环,使其在蒸发器进行化霜工况时,防冻液加热组件工作,接水盘及排水管道温度保持在0℃以上,防止发生蒸发器进行融霜程序时,融化的水与接水盘及管道出现结冰现象,解决由于接水盘及排水管道结冰造成的蒸发器冰堵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发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温融霜接水盘、排水管道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冷库蒸发器是冷库等制冷设备使用的蒸发器,是一种间壁式热交换设备,它的原理是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传热壁的一侧气化吸热,从而使传热壁另一侧的介质被冷却,被冷却的介质通常是水或空气,主要由冷却换热排管、轴流风机、分液器、融霜装置、接水盘等5大重要部件组成,来自冷库冷凝器的高压常温液态制冷剂经热力膨胀阀节流后直接进入冷库冷风机的分液器进行均匀分液后送入换热排管进行气化吸热。而冷库冷风机的轴流风机则负责将冷库冷风机和冷库内的空气进行强制对流循环达到冷库制冷的目的。
由于冷库蒸发器外表的温度低于0℃,随着制冷时间的增加冷库冷风机外表面会出现霜层,产生这些霜层后不仅严重影响冷库冷风机的换热系数还会导致冷库冷风机循环风量的大大减少,这样以来就会严重影响冷库冷风机的换热量,使冷库设备的运转性能严重下降。为了保证冷库冷风机有良好的换热性能,就必须对冷库冷风机进行融霜工作,冷库冷风机最常见的融霜方式为电热融霜,但是根据水的特性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低于0℃时会结冰,因此冷风机进行融霜工作时,融化的水会在接水盘汇集,然后经排水管道排至下水管道,然而由于冷库温度大多在0℃以下,融化的霜水会在接水盘及排水管道区域迅速结冰,温度越低结冰的速度越快,如果不能尽快将融化的水排出,最终将导致排水管及接水盘的堵塞,造成蒸发器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如何能保证融化的水能在低温环境下正常排出是保证冷库蒸发器正常工作的决定性因素。
现在冷库普遍采用的蒸发器除霜为电加热管除霜,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加热管损坏会出现漏电跳闸等现象,一是对人员存在一定的危险,二是由于冷热温差较大使用寿命较低,三是由于冷库温度较低,电加热管工作时用电功率较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融霜接水盘、排水管道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在电加热管除霜,对人员存在一定的危险,使用寿命较低,电功率较大,并且接水盘易堵塞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温融霜接水盘、排水管道,包括蒸发器、设置在冷库外部的加热组件和设置在蒸发器下方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底端连通有第一导水管,所述第一导水管的底端通过连接头连通有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一导水管和第二导水管的外部均套设并滑动连接有外管,所述加热组件的输出端通过循环泵与一个外管的内部连通,且两个所述外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另一个所述外管的一端通过连接软管与接水盘的内部连通,所述接水盘底部的左侧通过回流管与加热组件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连接软管的内部连通有与蒸发器相适配的溶解组件,且溶解组件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回流管的内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成双重加热回路,保证融霜进行的同时,可以避免冰堵出水管的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溶解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铜管、蓄水管和导流管,两个所述铜管从上至下依次贯穿安装在蒸发器的左侧,且铜管的右端贯穿蒸发器并延伸至蒸发器的外部,两个所述铜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导流管和蓄水管的内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铜管供防冻液流动,可以降低流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延华;吴天伦;杨群,未经王延华;吴天伦;杨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