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的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0927.5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周芳伟;李淑娴;尹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1;C12N15/11 |
代理公司: | 镇江至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29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簸箕 雌花 荧光 定量 内参 基因 及其 引物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的内参基因及其专用引物和应用。本发明选择簸箕柳雌花为实验材料,这些雌花涵盖4个不同发育阶段:雌蕊分化期、休眠期、初花期和盛花期,依次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分析,LinRegPCR扩增效率分析,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筛选出符合适用于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PCR的2个内参基因(α‑TUB1和ACT),其中,α‑TUB1基因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ACT基因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并用这些基因为基础设计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填补了不同发育时期的簸箕柳雌花没有内参基因的现状,为簸箕柳雌花发育相关功能基因的精确定量提供有力支持,可提高研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柳树荧光定量技术领域,具体适用于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内参基因及其引物和应用。
背景技术
柳树(Salix)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由于其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常被用做造林树种。簸箕柳(Salix suchowensis)属杨柳科柳属,是原产我国的一种扦插当年即可开花的小灌木,个体矮小,世代周期短,易于开展大规模田间试验。
簸箕柳的花为单性花,雌雄异株,葇荑花序,花先叶开放,雌花授粉后蒴果成熟开裂产生柳絮四处飞扬,污染环境同时也会让人呼吸不畅,因此雌花发育分子机理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簸箕柳是柳属中最早解析全基因组序列的柳树,属于二倍体的小灌木,可以实现当年开花,可以作为林木功能基因挖掘的模式物种,但目前还没有用于柳树雌花发育相关研究的内参基因,常用的内参基因在不同的植物及实验条件下会表现不稳定的性状,从而影响目的基因检测的准确性,因此筛选在簸箕柳雌花发育不同时期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是实时荧光定量结果准确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内参基因,该基因能够满足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簸箕柳雌花转录表达水平的要求,提高了簸箕柳雌花基因表达分析研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内参基因的专用引物。本发明还有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内参基因或专用引物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适用于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的内参基因,为α-TUB1和ACT基因,其中,α-TUB1基因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ACT基因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所述的适用于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内参基因的专用引物,α-TUB1基因的引物序列如下:
α-TUB1正向引物5’-CTCTTGGAGCGTTTGTCAGT-3’(SEQ ID NO.3)
α-TUB1反向引物5’-TCGTAGATGGCTTCATTGTC-3’(SEQ ID NO.4)。
所述的适用于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内参基因的专用引物,ACT基因的引物序列如下:
ACT正向引物5’-CCAAGGAGGCTGCTGGTAAT-3’(SEQ ID NO.5)
ACT反向引物5’-CCAAGGCCACCATGTCTGTC-3’(SEQ ID NO.6)。
所述的适用于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内参基因的在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中的应用。
所述的α-TUB1基因的引物序列的在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中的应用。
所述的ACT基因的引物序列的在簸箕柳雌花荧光定量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