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子烟用超高倍率大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2090.8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1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常青;任宏君;韩兵;袁启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汉格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3 | 分类号: | H01M50/533;H01M50/534;H01M50/107;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济南光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2 | 代理人: | 邹文婷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子 超高 倍率 圆柱 聚合物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子烟用超高倍率大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括铝塑膜外壳,所述铝塑膜外壳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正极极耳,所述铝塑膜外壳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的下方且在铝塑膜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垫片,所述正极极耳为双层极耳,且正极极耳的双层极耳焊接并折弯成“Z”字型,焊接后的正极极耳套入在铝塑膜外壳内部,所述铝塑膜外壳的内部且在垫片的下方从内向外依次卷设有负极极片、隔膜和正极极片,在不改变现有配方制程条件下,调整内部结构,增加极耳数量,设计极耳对齐位置,从而实现正极和负极双极耳设计,解决现有的焊接单极耳锂电池极耳电阻大,放电倍率差、放电温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电子烟用超高倍率大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其型号、规格和使用功能也在不断地多样化。电子烟市场对锂电池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长寿命、高电压、低内阻电池更容易占领市场,客户体验烟雾量越大,口数越多,放电越持久的电池更容易受到大众所欢迎。按能量守恒定律,内阻高的电池,在电池放电过程中除了电能的转化,还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损失掉。而电子烟用圆柱聚合物电池,受外形和极耳胶封装的特性限制,单卷芯的内部结构很难突破内阻束缚。传统的锂电池的极耳为单独焊接在涂有正极料或负极料的铝箔或者铜箔上,且正负极耳各仅有一个,在实际充电过程中,焊接单极耳电阻大,放电电流小,倍率性能差,且电池发热严重有安全隐患。
为突破上述技术难题,市场上各类型的电池设计都在改变内部结构设计。比如铝壳电池内部的三芯、四芯并联方式;软包电池的叠片设计;钢壳电池的多极耳等等,但是电子烟用圆柱聚合物电池一直以来无法实现此类设计,1)聚合物电池无法按照铝壳塑壳钢壳类电池结构组合,将多个极耳使用激光焊接或铆接工艺与盖帽或盖板导通。2)聚合物软包电池的极耳胶与铝塑膜的热封只能由单只极耳完成,两只重叠的极耳胶并联热封后会漏液;3)圆柱型聚合物软包电池无法采用叠片式和并联式卷芯的设计;4)电子烟用电池市场决定了电池尺寸设计的负公差,内部无多余结构空间。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子烟用超高倍率大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以解决现有的焊接单极耳锂电池极耳电阻大,放电倍率差、放电温升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子烟用超高倍率大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括铝塑膜外壳,所述铝塑膜外壳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正极极耳,所述铝塑膜外壳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的下方且在铝塑膜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垫片,所述正极极耳为双层极耳,且正极极耳的双层极耳焊接并折弯成“Z”字型,焊接后的正极极耳套入在铝塑膜外壳内部,所述铝塑膜外壳的内部且在垫片的下方从内向外依次卷设有负极极片、隔膜和正极极片。
优选的,所述铝塑膜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极耳胶,所述极耳胶与铝塑膜外壳通过热合方式进行密封使电芯一体化。
优选的,所述正极极耳的两个极耳重叠位在1-5mm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极耳胶的高度为5-12mm,所述极耳胶位于铝塑膜外壳的圆柱中心处,极耳胶垂直高度离卷芯截面2-4mm。
优选的,所述正极极耳与卷芯之间设置垫片进行阻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子烟用超高倍率大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电子烟用超高倍率大圆柱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不改变现有配方制程条件下,调整内部结构,增加极耳数量,设计极耳对齐位置,从而实现正极和负极双极耳设计,解决现有的焊接单极耳锂电池极耳电阻大,放电倍率差、放电温升高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汉格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汉格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2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