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低温喷涂沥青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3942.5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为;石涛;赵杰;闫骐隆;吴玮;王世杰;陈进;张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铁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95/00 | 分类号: | C09D195/00;C09D111/02;C09D7/6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02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喷涂 沥青 防水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低温喷涂沥青防水材料,其由质量比为(5‑9):1的A组分和B组分组成,其中,所述A组分由改性氯丁胶乳15‑45份、阴离子乳化沥青54.73‑84.75份、有机纤维0.21‑0.27份按照质量份组成;所述B组分由氯化钙10‑12份、氯化钠0.1‑0.2份、复合铝铁聚合物0.5‑0.6份、水87.3‑89.25份按照质量份组成。本发明通过控制氯丁胶乳和阴离子乳化沥青的含量,在保证良好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了防水材料中所含氯丁橡胶的含量,避免了拉伸强度降低,或者在低温下产生裂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耐低温喷涂沥青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喷涂沥青防水涂料是一种新型高性能防水涂料,其具备对基层适应能力强、喷涂作业前基面处理简便、使用寿命长、防水效果良好等优点,在建筑、交通、地铁、隧道、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材料产品大多注重产品的某些特定性能,在整体性能上有所欠缺。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出一种低温环境下材料性能稳定、成膜后材料力学性能指标良好、防水效果优异的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低温喷涂沥青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喷涂沥青防水材料在低温条件下使用受限的问题,使其成膜后材料力学性能指标良好,低温环境下材料性能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耐低温喷涂沥青防水材料,其由质量比为(5-9):1的A组分和B组分组成,其中,所述A组分由改性氯丁胶乳15-45份、阴离子乳化沥青54-85份、有机纤维0.2-0.3份按照质量份组成;所述B组分由氯化钙10-12份、氯化钠0.1-0.2份、复合铝铁聚合物0.5-0.6份、水87-90份按照质量份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阴离子乳化沥青的固含量为45-65%。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纤维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即UHMWPE)、聚酰亚胺纤维(即PI)以(11-15):(10-12)的质量比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氯丁胶乳中的钾离子含量为0.7-1.5%,钠离子含量小于0.2%。
进一步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分子量为1.2×106-1.5×106g/mol。
进一步方案,所述的改性氯丁胶乳成分中,每100份质量的固体成分中钾离子的量控制在0.7-1.5份之间。这是由于氯丁胶乳的“低温稳定性”而决定的,低温稳定性指在0℃以下的环境下,胶乳也可以维持流动性而不会发生增稠或凝聚的性能。当钾离子量小于0.7份时,改性氯丁胶乳的低温稳定性会降低,这时为了改善其低温稳定性,必须要添加低温稳定剂,但添加了低温稳定剂后的改性氯丁胶乳在与阴离子乳化沥青混合制成喷涂速凝橡胶沥青后,材料的成膜性会降低。而在当钾离子量高于1.5份时,由于在改性氯丁胶乳以及含有该改性氯丁胶乳的喷涂速凝沥青中电解质的量过多,在与阴离子乳化沥青混合制成喷涂沥青后的稳定性会降低,当稳定性的降幅过大时会导致产生絮凝。
进一步方案,所述的改性氯丁胶乳成分中,每100份质量的固体成分中钠离子的量控制在0-0.2份之间。这是由于氯丁胶乳中钠离子的含量越低时对低温稳定性的影响越少,但考虑到实际情况,在乳化剂中不可避免的会有钠离子的引入,因此将钠离子的量控制在0.2份以下,在该限定条件下改性氯丁胶乳的低温稳定性不会有明显变化,无需添加低温稳定剂就能够保证其低温稳定性。
进一步方案,所述的改性氯丁胶乳成分中,为调节上述钾离子以及钠离子的含量,改变了促进2-氯-1、氯丁二烯的乳液聚合而使用的还原剂或缓冲盐,使用了焦亚硫酸钾、亚硫酸钾、亚硫酸氢钾、磷酸钾以及磷酸氢钾等钾盐中的一种或多种,避免了在乳液聚合过程中引入多余的金属盐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铁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中铁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39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