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膜贴吸附效应的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5589.4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6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汤志柯;汤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辉柯纸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325802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吸附 效应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膜贴吸附效应的试验方法,以PVC板、ABS板、PS板、PMMA板、玻璃板、PET板、不锈钢板、PC板中的一种作为试验板;试验板表面平滑且表面张力大于等于34dyne/cm;将待测试的静电膜贴贴合于试验板上形成组合件;然后分别放在温度高于40℃、湿度大于50%的恒温恒湿箱中,或者温度为‑30℃的恒温恒湿箱中,或者交替放置,放置时间为24H、48H、72H或者96H,然后观察静电膜贴在试验板上有无翘边,静电膜贴内有无气泡产生;以及静电膜贴剥离后,试验板表面有无残留膜印,或者其他污损形态。本发明的试验方法可以判定日常使用中静电膜贴是否与被贴面适配,以及与被贴面的吸附效应大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膜贴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静电膜贴吸附效应的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静电膜贴是一种不涂胶膜,使用特殊生产工艺生产的多层共挤型保护膜,因不使用任何胶粘剂,在任何环境下使用,都无残留杂质在产品表面,更具环保功能和可靠性。使用中或使用后均不会产生和挥发任何有毒气体和对环境有害之物质,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静电膜贴具有防水,耐温,可重复使用的优点,其贴面没有胶水及其他任何粘贴用剂,是利用静电原理吸附于光滑表面,撕下后不会在被贴表面留下任何痕迹,高度环保。而静电膜贴的吸附效应是其是否能吸附于光滑表面的关键,因此,需要对静电膜贴的吸附效应进行试验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膜贴吸附效应的试验方法,通过该方法判定各静电膜贴与被贴面的吸附效应大小。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电膜贴吸附效应的试验方法,所述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选择试验板:所述试验板选自PVC板、ABS板、PS板、PMMA板、玻璃板、PET板、不锈钢板、PC板中的一种;
步骤b)、设定试验板的参数:所述试验板的表面张力为35-48dyne/cm,所述试验板的宽度为50mm,所述试验板的长度为≥100mm,所述试验板的厚度在立放时无变形;
步骤c)、制作组合件:将待测试的静电膜贴贴合于所述试验板上,以形成组合件;
步骤d)、处理组合件:将步骤c)中的所述组合件分别放置在高温条件的恒温恒湿箱中,或者低温条件的恒温恒湿箱中,或者交替放置在高温条件、低温条件的恒温恒湿箱中;其中,所述高温条件为温度高于40℃、湿度大于50%RH,所述低温条件为温度为-30℃;
步骤e)、组合件处理后形态观察:观察静电膜贴在试验板上有无翘边,静电膜贴内有无气泡产生;以及静电膜贴剥离后,试验板表面有无残留膜印,或者其他污损形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经静电膜贴贴合在试验板上并进行处理,模拟了对静电膜贴的使用需求,根据观察静电膜贴在试验板上有无翘边,静电膜贴内有无气泡产生,静电膜贴剥离后有无残留膜印,或者其他污损形态,可以判定静电膜贴的使用需求是否满足,静电膜贴是否达到使用标准,以及静电膜贴是否与被贴面适配,各静电膜贴与被贴面的吸附效应大小。
作为本发明的所述静电膜贴吸附效应的试验方法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步骤d)中,放置时间为24小时(24H)、48小时(48H)、72小时(72H)或96小时(96H)。
作为本发明的所述静电膜贴吸附效应的试验方法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步骤c)中,静电膜贴的一端先固定在试验板上,然后选择表面硬度为80°、荷重为2kg的橡胶滚轮,靠橡胶滚轮的自身重量手推碾压静电膜贴表面3次,或者选用机器以300mm/min的速度匀速碾压静电膜贴表面3次,使静电膜贴贴合在试验板上;其中,如果贴合间隙无气泡聚集,则判定静电膜贴与试验板相适配;如果经过3次以上碾压仍无法将空气完全压出,则判定静电膜贴与试验板不适配,静电膜贴过软或试验板达因值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辉柯纸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辉柯纸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55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