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波束成形扫描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5813.X | 申请日: | 2015-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6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战;刘进华;汪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28 | 分类号: | H04W16/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黄亮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波束 成形 扫描 | ||
提供了用于自适应波束成形扫描的机制。一种方法由具有非均匀定向网络覆盖的网络设备来执行。该方法包括:获得指示空间方向的波束图案,所述空间方向是要对识别信号的接收进行扫描的空间方向,其中,所述波束图案由非均匀定向网络覆盖来定义。所述方法包括:针对从无线设备接收识别信号,根据该波束图案在空间方向上用定向波束进行扫描。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10月2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2018年6月1日、申请号为201580085020.6(“自适应波束成形扫描”)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文提出的实施例涉及自适应波束成形扫描,特别是涉及用于自适应波束成形扫描的方法、网络设备、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对于给定的通信协议、其参数和部署通信系统的物理环境,获得良好的性能和容量可能是一个挑战。
例如,对于任何蜂窝通信系统的基本要求是无线设备最初请求连接建立(通常称为随机接入)的可能性。在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过程有两种形式,允许随机接入是基于竞争的或无竞争的。基于竞争的过程包括四个步骤;前导码传输的第一步骤、随机接入响应的第二步骤、协议层2/层3消息传输的第三步骤以及竞争解决消息交换的第四步骤。
在LTE中,第一步中的前导码序列是根据根Zadoff-Chu(ZC)序列的循环移位来产生的。根据不同的ZC序列的循环移位获得的序列不是正交的。因此,通过循环移位单个根序列获得的正交序列应优于非正交序列。前导码序列由无线设备在时频隙(time-frequencyslot)中向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发送。
一旦在时频隙中检测到前导码,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将在第二步中在所谓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R),并且通过身份(ID)(随机接入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A-RNTI))来寻址,该随机接入响应(RAR)传送所检测的前导码的身份、用于同步来自无线设备的后续上行链路传输的定时对准指令、用于在第三步骤中传输消息的初始上行链路资源许可、以及临时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的指派。
在第三步中,无线设备将传送实际的随机接入过程消息,例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跟踪区域更新(TAU)或调度请求。
在第四步中,将由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发送竞争解决消息。
可以预见,新兴的无线通信系统可能受益于在无线电接入节点处(可能还在无线设备处)使用大量的天线元件,特别是与当前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更高的载波频率相结合。
因此,需要增强对来自无线设备的识别信号的接收。
发明内容
本文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对来自无线设备的识别信号的高效接收。
根据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波束成形扫描的方法。该方法由具有非均匀定向网络覆盖的网络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获得指示空间方向的波束图案,所述空间方向是要对识别信号的接收进行扫描的空间方向,其中,所述波束图案由非均匀定向网络覆盖来定义。所述方法包括:针对从无线设备接收识别信号,根据该波束图案在空间方向上用定向波束进行扫描。
有利的是,这种用于自适应波束成形扫描的方法提供了高效的波束成形扫描,其使得能够高效地接收来自无线设备的识别信号。
有利的是,这种用于自适应波束成形扫描的方法使得能够避免或者至少减少网络覆盖中出现网络中断的区域。
有利的是,这种用于自适应波束成形扫描的方法使得能够解决或者至少减少在网络设备要接收识别信号的场景中(例如,在随机接入过程期间)可能发生的瓶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58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