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堆垛机用超长载货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5863.8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1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孝琴;宋艳萍;王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泰克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玲玲 |
地址: | 2155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垛 超长 载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垛机的超长载货台,主要由水平框架、垂直框架、货叉、悬臂和导轮组成;垂直框架对称焊接固定在水平框架的两端,悬臂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侧的垂直框架上,对称设置;水平框架主要由两根工字钢组成,两者间距可为0.5‑1m,水平框架的整体长度不低于16米;货叉叉体2个以上,等间距的设置于水平框架上;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化立体仓储中超长货物的安全装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流仓储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垛机用超长载货台。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见的堆垛机为托盘和料箱等相对规整的机型,比较常规且相对小巧,尺寸也比较紧凑。
随着常规立库的需求逐渐饱和,及较低的技术门槛,传统堆垛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 特殊行业市场对特殊机型的堆垛机需求反而越来越多,尤其在钢材等行业, 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对效率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但要求可用空间的利用率相对较高,且输送料件较长,因此需要一款超长又可以实现多条巷道共用特点的堆垛机载货台。
伴随着载货台长度的增加,对载货台的结构稳固性和运行过程中的稳定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堆垛机用超长载货台,可以实现超长货物的装载并且安全载货,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堆垛机用超长载货台,由水平框架、垂直框架、货叉、悬臂构成,垂直框架对称焊接固定在水平框架的两端,悬臂通过螺栓固定对称设置在垂直框架上;水平框架是由两根规格一致的工字钢构成,两根工字钢之间的距离为0.5-1米,水平框架的整体长度不低于16米,多个货叉叉体等距固定设置于水平框架上。通过本发明的垂直框架与水平框架的箱式拼接结构设计,有效增强了载货台的稳固性,通过两根工字钢的设计,可以保证不低于16米的水平框架产生较小变形,提高载货台整体稳定性。进一步地,由于一般取放钢材类的货物长度最长为16米,最短为8m,在此范围内,至少要保证有两个叉分布在最短的货物两端。
所述水平框架的工字钢之间间隔设有多个异型筋板,异型筋板可以进一步提高水平框架结构的稳固性,降低变形度。异型筋板包括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第一筋板中间和两侧均设有穿线孔,2-4块第一筋板分别对称设置于水平框架内部的两端,第二筋板间隔设置于水平框架的剩余空间内,第二筋板较第一筋板顶部增设有V型缺口,该缺口主要是为了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情况下,防止货叉的联轴器和编码器与其干涉。
进一步地,水平框架一端的两个工字钢顶部对称开有缺口,主要用于放置电气控制元件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可节省安装电控柜的安装空间及成本。
垂直框架由顶板、侧板、加强板、底板、导轮固定支架和第三筋板构成,其中,顶板、侧板和底板构成垂直框架的主体结构,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二侧板较第一侧板多一缺口,该缺口与第一、第二筋板的中间孔一致,第二侧板端部焊接有加强板,加强板用于固定悬臂提供精准的安装面及稳固的固定位置;两侧板之间含有第三筋板,第三筋板开有穿线孔;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与顶板一端配合精加工用于固定悬臂,第二底板为折弯件,用于连接两侧板,且两端开有穿线孔;底板还可以包括第三底板,第三底板用于固定链条固定轴,链条固定轴贯穿顶板和第三底板,为方便链条固定轴的安装便利,在顶板和第三底板之间焊有圆管,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加强作用;在顶板上链条固定轴的两侧设有固定轴卡板;顶板上端设有导轮固定支架,用于固定第一起升导轮装置。
进一步地,垂直框架上设有第一起升导轮装置和第二起升导轮装置,第一起升导轮装置安装在垂直框架的导轮固定支架上,第二起升导轮装置安装在垂直框架的第一侧板上,第一起升导轮装置与第二起升导轮装置的导轮方向垂直。
所述第一起升导轮装置由第一导轮、第一导轮固定轴和第一导轮固定座组成;第一导轮固定轴焊接固定于第一导轮固定座上;第一导轮由金属轮壳和轴承组成,第一导轮通过轴用卡簧固定在第一导轮固定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泰克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罗伯泰克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5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