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薄柔性玻璃制造中减少铂金通道外部气泡产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7287.0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汉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7/02 | 分类号: | C03B7/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16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柔性 玻璃 制造 减少 铂金 通道 外部 气泡 产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柔性玻璃制造中减少铂金通道外部气泡产生的方法,在超薄柔性玻璃(UTG)生产中的玻璃液熔化、澄清、均化、冷却过程中广泛使用耐高温的金属铂及其合金组件,铂及其铂合金与玻璃液接触时两者界面会产生大量气泡。本发明分析了气泡的产生原因并且得出用于抑制界面气泡生成的环境湿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薄柔性玻璃(UTG)产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柔性玻璃制造中减少铂金通道外部气泡产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超薄柔性玻璃(UTG)生产中,在靠近铂金容器和管壁附近处往往含有大量密集气泡,且基本上为富氧气泡。这个玻璃内的富氧层形成,是由于玻璃液中水的分解生成的氧气。在玻璃熔制的温度下,一部分化学结合水分解成为氢气和氧气。根据化学平衡,每1mol的H2离开玻璃,就有1/2mol的O2留在玻璃/铂(合)金表面。因此当氢离开管道内的玻璃时,铂(合)金/玻璃界面处的氧气分压升高,形成界面处的富氧层,当富氧层的氧含量超过在玻璃中的溶解度极限后,就会在玻璃/铂(合)金界面处形成气泡。在给定的反应温度下,可以通过增加铂合金环境中水分含量增加氢气分压,从而达到减少或抑制玻璃液中一种气泡的目的。为抑制玻璃液中此类气泡的产生,可通过控制环境湿度的装置达到抑制超薄柔性玻璃(UTG)玻璃中一种气泡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超薄柔性玻璃制造中减少铂金通道外部气泡产生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超薄柔性玻璃制造中减少铂金通道外部气泡产生的方法,通过控制铂金通道外部环境的氢分压大于铂金通道内玻璃液的氢分压,来抑制玻璃熔体内部氢气的逸出,抑制铂金通道与玻璃液接触界面气泡的产生。
通过在铂金通道外布局三种不同的加湿设备,将铂金通道环境含湿量平均值控制在40 mg/l,提高铂金通道外部环境的水蒸气压力,使铂金通道外部环境的氢分压大于铂金通道内玻璃液的氢分压。
所述的三种不同的加湿设备包括有铂金通道现场环境空调加湿、铂金通道底部的加湿喷管及铂金通道现场的独立加湿器。
通过湿度控制装置将铂金通道环境含湿量平均值控制在40 mg/l,具体如下:所述的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有数据存储器、数据比较器、湿度监测装置、模数转换器、控制单元和显示装置,在所述的数据存储器中输入上述的湿度控制值40 mg/l,通过湿度监测装置检测铂金通道处的湿度,湿度监测装置将检测到湿度数值通过数模转换器输入至数据比较器中,数据比较器读取数据存储器中的湿度控制值,当铂金通道处的湿度小于湿度控制值时,控制单元控制增大所述三种加湿设备的功率,增大铂金通道处的湿度,使铂金通道处的平均湿度值保持在40 mg/l,通过显示装置显现铂金通道处的湿度值以及控制值。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在铂金通道布局三种不同的加湿方式,稳定控制铂金通道环境含湿量平均值控制在在40 mg/l,可彻底有效解决此类气泡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铂金通道与加湿设备分布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类气泡产生的根本原因为铂(合)金管道/玻璃液界面处由于氢气通过铂(合)金渗透逸出导致该区域氧分压的升高,因此只要控制铂(合)金管道1外部环境的氢分压大于铂(合)金管道1内玻璃液的氢分压,抑制玻璃熔体内部氢气的逸出就可以有效抑制界面气泡的产生。本发明通过在铂金通道布局三种不同的加湿方式,稳定控制铂金通道环境含湿量平均值控制在在40 mg/l,可彻底有效解决此类气泡问题,如图1所示,加湿设备主要包括铂金通道现场的环境空调4加湿、生产设备的底部加湿喷管2及现场的独立加湿设备加湿3。
在稳定环境温度的情况下,通过逐步提高相对湿度的装置,相对湿度是实际的水蒸汽分压与饱和蒸汽分压之比,提高环境的水蒸气压力,抑制氢的扩散及渗透,在稳定的工艺温度的条件下,通过反复实验,逐步将通道环境含湿量控制在40 mg/l,此类气泡基本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汉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汉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7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