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舱用挠性对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7344.5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2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凯;王福存;李韶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宏远载人压力舱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1/00 | 分类号: | B63B11/00;B64G1/64;B62D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马国冉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舱用挠性 对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舱用挠性对接装置,包括压力舱组件,压力舱组件包括人孔管、支撑架、固定接头A,固定接头A有相应的转轴,人孔管焊接在舱体上,支撑架和固定接头A焊接在人孔管上,所述人孔管端部通过管夹组件A连接有伸缩组件A,所述伸缩组件A另一端通过管夹组件B连接有伸缩组件B,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进行改进,通过设置两个微调伸缩组件搭配相应可以伸缩的液压缸,从而使得外接头位置可以进行上下调节和左右调节,从而可以解决对接时存在角度差的问题,保证对接快速、方便,同时高压膨胀节A和高压膨胀节B会有一定的压缩量来缓冲冲击力,降低对接时对设备造成的损伤,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舱之间的对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压力舱用挠性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舱是一种载人压力容器,当要将人员从一个压力舱转移到另一个压力舱时,就需使用转运舱(便于运输的小型压力舱),首先将人员转移到转运舱内,再将人员转移到另一个压力舱内,完成人员的转移;在此转移过程中,转运舱需要与压力舱进行对接,这就对对接装置有较高的要求;目前该领域内的对接装置,多采用刚性对接装置,在对接时转运舱会对压力舱产生很大的冲击,无法减少冲击力对压力舱和转运舱带来的损伤;并且对接时角度无法微调,对接费时不方便,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压力舱用挠性对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舱用挠性对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力舱用挠性对接装置,包括压力舱组件,压力舱组件包括人孔管、支撑架、固定接头A,固定接头A有相应的转轴,人孔管焊接在舱体上,支撑架和固定接头A焊接在人孔管上,所述人孔管端部通过管夹组件A连接有伸缩组件A,所述伸缩组件A另一端通过管夹组件B连接有伸缩组件B,所述伸缩组件B与人孔管之间设有用于带动伸缩组件B摆动的微调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夹组件A包括管扣A、安装架、支撑板A、固定接头B、固定接头C;固定接头B和固定接头C有相应的转轴,安装架焊接在管扣A上,安装架上有相应的转轴和轴套,支撑件A安装在管扣A上,固定接头B和固定接头C安装在管扣A上;
管夹组件A的安装架安装在压力舱组件的支撑架上;伸缩组件A带高压膨胀节A的一端嵌入管扣A内,高压膨胀节A的另一端焊接在人孔管内壁上,支撑板A前端凸台插入移动支撑组件的轴承内;管道A的另一端嵌入管扣B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伸缩组件A包括管道A、高压膨胀节A、固定接头D、固定接头E、移动支撑组件,固定接头D和固定接头E有相应的转轴,高压膨胀节A的一端焊接在管道A一端的内壁上,固定接头D和固定接头E焊接在管道A上,管道A上焊接有移动支撑组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管夹组件B包括管扣B、固定接头F、固定接头G、支撑板B,固定接头F和固定接头G有相应的转轴,固定接头F和固定接头G安装在管扣B上,支撑板B安装在管扣B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伸缩组件B包括管道B、高压膨胀节B、固定接头H、移动支撑组件,固定接头H有相应的转轴,高压膨胀节B的一端焊接在管道B一端的内壁上,固定接头H焊接在管道B上,管道B上焊接也有移动支撑组件;
伸缩组件B带高压膨胀节B的一端嵌入管扣B内,高压膨胀节B的另一端焊接在管道A内壁上,支撑板B前端凸台插入移动支撑组件的轴承内,管道B的另一端与转运舱对接;
人孔管法兰、管道A一端法兰、高压膨胀节A完全嵌入管扣A内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移动支撑组件包括安装板、直线导轨、轴承座、端盖、轴承,安装板焊接在管道A上,两条直线导轨安装在安装板上,轴承座安装在直线导轨上,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端盖安装在轴承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宏远载人压力舱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宏远载人压力舱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73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集组件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铁基非晶改性镁合金表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