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钨铜模块的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7741.2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7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甲;张树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宁市联力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00 | 分类号: | B23K20/00;B23K20/233;B23K20/24;B23K103/18 |
代理公司: | 广东众达律师事务所 44431 | 代理人: | 张雪华 |
地址: | 5304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模 连接 方法 | ||
1.一种钨铜模块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材料:选择合适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钨、铜作为连接原材料,所述钨原料的参数为:拉伸强度≥400MPa(1000℃),晶粒度优于5级,钨基体内无超过φ1mm当量的裂纹缺陷;所述铜原料的参数为:氧含量≤0.003%,杂质总含量≤0.05%;
S2、材料预处理:对钨和铜的尺寸及表面进行预处理,选用的钨块厚度范围为5~30㎜,外形各方向尺寸应保证有0.1~0.3㎜的余量,各侧面表面粗糙度应为0.8~3.2μm;铜环的高度比成品要求尺寸高1~5㎜,保证后续有足够的加工余量;钨块孔的内径尺寸公差应与成品图纸要求一致,表面粗糙度为0.8~1.6μm或以图纸更高要求,保证铜环外径与钨块孔之间的间隙量为0.05~0.2㎜,铜环两个端面应比钨块高出2~5㎜;
将钨块外形精磨至30±0.1㎜×30±0.1㎜×15±0.5㎜,表面粗糙度为1.6μm,在30㎜×30㎜平面中心用电火花或线切割或铰刀加工的通孔,孔表面要连接的部分用铰刀或抛光至粗糙度为0.8μm;铜环切割及精磨至高度为20±0.1㎜,铜环内外径抛光至粗糙度为0.8μm;上述钨和铜材料依次用5%盐酸浸泡30s,流动自来水冲刷40s,再用去离子水冲洗20s,再用酒精或丙酮超声清洗10min,热风吹干备用;
S3、材料装模:将钨、铜装入工装定位模具中;首先将钨块装入外侧限位工装中,再将铜环装入钨块的孔中,最后将内侧限位工装装入铜环内,得到限位工装与钨铜的组合件,在组合过程中保证外侧限位工装的内表面与钨块外表面之间间隙量为0.05~0.5㎜,内侧限位工装的内表面与铜环外表面之间间隙量为0.05~0.5㎜;
S4、组合焊接:将工装定位模具连同钨、铜组合件一起放入焊接设备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中要求焊接设备可以仅对组合件中的铜环施加轴向压力,在工装约束作用下铜环产生径向膨胀对钨孔施加压力完成焊接,然后进行焊接后处理;焊接时对铜环施加轴向压力3~100Mpa,温度为600~1000℃,加热保温时间结束后,卸载压力,焊件随炉冷却,或利用冷却系统快速冷却,真空室温度降至100℃以下时,即可开炉取出钨铜焊件;
S5、焊接后处理:焊接完成后,拆除外侧限位工装和内侧限位工装,得到钨块和铜环模块,根据图纸要求分别加工至图纸要求的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达到后续安装使用要求,得到钨块内焊接有铜环的钨铜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钨铜模块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工装均选用石墨材料,首先将钨块装入外侧限位工装中,再将铜环装入钨块的孔中,最后将内侧限位工装装入铜环内,得到限位工装与钨铜的组合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宁市联力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南宁市联力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77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