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渗透汽化膜耦合酯化反应生产酯类产品的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8599.3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2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熊春刚;杨震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汉至蓝能源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36 | 分类号: | B01D61/36;C07C67/08;C07C67/48;C07C69/14;C07C69/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杨本官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 汽化 耦合 酯化 反应 生产 类产品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渗透汽化膜耦合酯化反应生产酯类产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罐(1)、固体酸催化剂床(6)、膜组件(7)以及废水罐(9);
所述循环罐(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循环泵(2),所述第一循环泵(2)远离循环罐(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过滤器(3),所述第一过滤器(3)远离第一循环泵(2)的一端与固体酸催化剂床(6)连接;
所述循环罐(1)与膜组件(7)之间分别设置有换热器(11),所述换热器(11)远离膜组件(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循环泵(5),所述第二循环泵(5)远离换热器(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过滤器(4),所述第二过滤器(4)远离第二循环泵(5)的一端与循环罐(1)连接;
所述膜组件(7)与废水罐(9)之间安装有冷凝器(8),所述冷凝器(8)的一侧连接有真空泵(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汽化膜耦合酯化反应生产酯类产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酸催化剂床(6)的出口与循环罐(1)上方的一个进口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汽化膜耦合酯化反应生产酯类产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罐(1)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有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汽化膜耦合酯化反应生产酯类产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8)上方出口与真空泵(10)连接,且真空泵(10)出口与大气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汽化膜耦合酯化反应生产酯类产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8)下端出口与废水罐(9)进口相连,且废水罐(9)出口与大气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汽化膜耦合酯化反应生产酯类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流程:
S1.将羧酸和醇类物料等摩尔比例直接投入循环罐(1)中;
S2.进入循环罐(1)中的物料经过第一循环泵(2)泵送后进入第一过滤器(3),经第一过滤器(3)再进入固体酸催化剂床(6)中进行催化反应,反应后的羧酸、醇类及产品酯类、副产物水再次进入循环罐(1)中,反复循环使物料通过固定床,促进反应向产品方向进行;
S3.循环罐(1)中的物料在进行循环催化反应的同时,循环罐(1)中的羧酸、醇类、酯类和副产物水也会经过第二过滤器(4)、第二循环泵(5)将酸性混合物料送入膜组件(7)中,从而利用换热器(11)以及膜组件(7)的渗透汽化作用将副产物水及时的脱出,从而能够快速高效的直接促进酯化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S4.进入膜组件(7)渗透侧的水在高温、真空下快速汽化,促进渗透水快速的脱离膜组件(7)渗透侧表面,降低渗透阻力,渗透的水再经过冷凝器(8)冷凝,收集到废水罐(9)中进行回收,大幅度的降低环保压力;
S5.监测循环罐(1),当反应体系中反应底物消耗殆尽时,将水脱出,循环罐(1)中即可得到酯类产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渗透汽化膜耦合酯化反应生产酯类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流程为酯化反应系统加工流程,且反应物料体系的pH范围维持在0-7,反应温度范围为70-19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渗透汽化膜耦合酯化反应生产酯类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流程为渗透汽化脱水系统的加工流程,且所述渗透汽化脱水系统的运行温度为70-150℃,pH耐受范围为0-8。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渗透汽化膜耦合酯化反应生产酯类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7)渗透侧处于真空状态,真空度为1-10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汉至蓝能源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汉至蓝能源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85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Gstp1在制备增效型CAR-T中的应用
- 下一篇:热熔性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