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临界法制备板栗壳植物染料的方法及其染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9785.9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祝洪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麻朵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C09B67/54;D06P1/3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佟宁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法制 板栗 植物 染料 方法 及其 染色 | ||
一种亚临界法制备板栗壳植物染料的方法及其染色方法,制备方法包括:1)将板栗壳和纯净水加入到亚临界不锈钢设备中,并向亚临界不锈钢设备中加入高温碱性缓冲剂AH,然后加热至亚临界温度,提取板栗壳天然色素,过滤出料;2)在步骤1)过滤后得到的提取液中加入天然染色助剂FA,制成板栗壳植物染料。本发明采用亚临界法制备的板栗壳植物染料,经同浴低温分段染色法,可得到较高的上染率和色牢度,使农林废弃资源可到重新循环利用,改善了环境,也使植物染色后的纺织品更安全、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植物染料研发及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亚临界法制备板栗壳植物染料的方法及其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板栗起源于中国,在我国分布多达26个省,板栗富含淀粉、糖份及各种维生素,是餐桌上的佳肴和人们休闲时喜爱吃的果品,且板栗具有补肾、强筋骨之作用。在南方地区的板栗,三天不脱皮,果仁变黑、腐烂。工厂多采用板栗内皮剥落机,可剥除生板栗或熟板栗的外壳。
板栗外部的刺苞含有较多的单宁类物质,可做植物染色,但一般多在收获季节及时提取,季节性强,并且产生的残渣较多。本发明不使用板栗壳外层的刺苞,直接采用板栗壳剥皮机,既可以剥除生板栗壳,也可以剥除熟板栗壳,并且板栗壳不易腐烂,保质期长,可一年四季做提取加工用,板栗壳提取色素后的残渣少,解决场地问题,提取后的板栗壳仍可用做制成活性炭,并且制成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更佳。
亚临界水提取(Subcritical Water Extraction)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提取技术,水在亚临界状态下由强极性渐变为弱极性或非极性,亚临界水的氢键被打开或减弱,对脂溶性组分溶解能力类似于有机溶剂,与超临界流体(以超临界CO2为主)提取(SupercriticalFluid Extraction)相比,可以应用于中药材中极性强和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物质的提取,正好弥补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不足。板栗壳采用亚临界方式提取色素制成植物染料,避免使用传统的乙醇等易燃易爆溶剂,使提取过程更加安全、环保。亚临界的高温、高压提取色素同时也起到灭菌作用,提高了板栗壳色素的保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亚临界法制备板栗壳植物染料的方法及其染色方法,采用亚临界法制备的板栗壳植物染料,经同浴低温分段染色法,可得到较高的上染率和色牢度,使农林废弃资源可到重新循环利用,改善了环境,也使植物染色后的纺织品更安全、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亚临界法制备板栗壳植物染料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
1)将板栗壳和纯净水加入到亚临界不锈钢设备中,并向亚临界不锈钢设备中加入高温碱性缓冲剂AH,然后加热至亚临界温度,提取板栗壳天然色素,过滤出料;提取完成后将提取后的板栗壳取出后自然晾干,可用于制备生物燃料或活性炭。
2)在步骤1)过滤后得到的提取液中加入天然染色助剂FA,制成板栗壳植物染料。
上述步骤1)中板栗壳与纯净水的重量比为1:5~10,添加的高温碱性缓冲剂AH占纯净水总重量的0.3%~2%。
上述步骤1)中亚临界温度为120-135℃,提取时间为20~50分钟,提取后降温到60℃以下,过滤出料。
所述天然染色助剂FA的用量占提取液总重量的0.5%~10%,开启搅拌器,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天然染色助剂FA,搅拌20~30分钟制成板栗壳植物染料,过滤出料。
选取未发霉、采用机械剥皮机剥皮的干净板栗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麻朵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麻朵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97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公开的通用视频抓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体富营养化的远程监测与预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