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风暴能量循环海洋垃圾回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0570.9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程蔓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蔓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A01M29/18;H02S10/12;F03D9/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暴 能量 循环 海洋 垃圾 回收 | ||
1.一种防风暴能量循环海洋垃圾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循环结构(1)和垃圾收集结构(2),所述能量循环结构(1)设有能量收集器(3),所述能量收集器(3)设有抗风暴结构(4),所述抗风暴结构(4)的顶端设有能量收集结构(5),所述能量收集结构(5)的底端与所述抗风暴结构(4)电连接,所述抗风暴结构(4)的底端设有穿插于所述垃圾收集结构(2)中心位置的能量传递柱(6),所述能量传递柱(6)的底端设有驱动结构,所述垃圾收集结构(2)设有垃圾收集腔(7),所述垃圾收集腔(7)的顶端设有若干漂浮收集结构(8),所述垃圾收集腔(7)的侧壁顶端均匀设有若干沉浮收集结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暴能量循环海洋垃圾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收集结构(8)对称设置,所述沉浮收集结构(9)对称设置,所述漂浮收集结构(8)的侧壁倒影与所述沉浮收集结构(9)的侧壁倒影呈四十五度角,所述漂浮收集结构(8)与所述沉浮收集结构(9)相同,所述漂浮收集结构(8)与所述沉浮收集结构(9)之间设有抽水腔(10),所述抽水腔(10)的外壁周围设有所述垃圾收集腔(7),所述垃圾收集腔(7)的底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垃圾收集腔(7)的底端设有漂浮底座(11),所述垃圾收集腔(7)的底部与所述漂浮底座(11)的顶端螺旋连接,所述抽水腔(10)的顶端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顶端设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为弧形结构,所述出水管(12)的另一端开口向下,所述出水管(12)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垃圾收集腔(7)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暴能量循环海洋垃圾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收集结构(8)设有固定支架(13),所述固定支架(13)与所述垃圾收集腔(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13)的另一端设有涡轮收集结构(14),所述涡轮收集结构(14)设有收集圆台罩(15),所述收集圆台罩(15)的一侧中心位置设有垃圾回收口(16),所述收集圆台罩(15)的另一侧设有滤水网口(17),所述滤水网口(17)内夹设有渗水网,所述渗水网的网口直径为一毫米,所述滤水网口(17)的另一侧底端与所述抽水腔(10)固定连接,所述收集圆台罩(15)的中心位置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侧壁均匀设有若干驱动扇叶(18),所述驱动扇叶(18)的另一端与所述收集圆台罩(15)的内壁活动接触,所述收集圆台罩(15)的顶端设有收集顶罩(19),所述收集顶罩(19)的一侧设有垃圾收集口(20),所述垃圾收集口(20)的一侧设有若干切割齿牙,所述垃圾收集口(20)设于所述滤水网口(17)的顶端一侧,所述漂浮收集结构(8)的所述收集顶罩(19)的设置方向为水平朝上,所述沉浮收集结构(9)的所述收集顶罩(19)的设置方向为倾斜向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暴能量循环海洋垃圾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底座(11)为空心结构,所述漂浮底座(11)的中心位置设有驱动收纳槽(21),所述能量传递柱(6)穿插设于所述驱动收纳槽(21)的中心位置,所述驱动收纳槽(21)的两侧顶端均设有微波发生器,所述驱动收纳槽(21)的侧壁设有防水驱动块(22),所述防水驱动块(22)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轮(23),所述第一驱动轮(23)上套设有驱动皮带(24),所述驱动皮带(24)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二驱动轮(25),所述第二驱动轮(25)靠近所述驱动收纳槽(21)侧壁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拉动斜杆(26),所述第一拉动斜杆(26)与所述驱动收纳槽(2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拉动斜杆(26)的另一端活动设有第二拉动斜杆(27),所述第二拉动斜杆(27)的另一端活动设有拉动连接块(28),所述拉动连接块(28)内穿插设有驱动连杆(29),所述驱动连杆(29)的底端设有万向轴,所述万向轴的底端设有驱动螺旋桨(30),所述驱动连杆(29)的顶端与所述能量传递柱(6)活动电连接,所述驱动连杆(29)靠近所述能量传递柱(6)的一端套设有折叠支撑块(31),所述折叠支撑块(31)的一侧与所述驱动收纳槽(21)的侧壁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蔓,未经程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05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