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井套管测距设备及其测距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1290.X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0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胡中志;傅少杰;任天生;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G01B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套管 测距 设备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油气井套管测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磁本体;
无磁延长短节,所述无磁延长短节与所述无磁本体连接;
供电模块,安装在所述无磁延长短节上;
分别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及信号传输模块;
N个电磁测距单元,每个所述电磁测距单元包括一个电磁测距探头、一个与所述电磁测距探头连接的扭矩测量组件,N为大于2的整数;
无磁防护罩,所述无磁防护罩安装在无磁本体外侧;
各所述电磁测距单元设置在所述无磁本体上的高度或/方位角不同;
各所述扭矩测量组件设置在所述无磁本体中并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及所述信号传输模块连接;
各所述电磁测距探头与所述扭矩测量组件连接;
所述电磁测距探头通电后,邻近油气井套管使所述电磁测距探头产生扭矩,所述扭矩测量组件用于测量所述扭矩并将测量的扭矩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及所述信号传输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井套管测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测距探头在所述无磁本体的圆周方向上等距分布形成探测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井套管测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组至少有两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井套管测距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探测组之间的间隔不小于3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井套管测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测量组件包括扭矩传递杆、扭矩测量杆、应变传感器,所述扭矩测量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无磁本体中,所述应变传感器与所述扭矩测量杆连接;
所述扭矩传递杆一端与所述电磁测距探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扭矩测量杆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井套管测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磁延长短节至少有一个。
7.一种油气井套管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电模块响应于预设探测指令,向至少两个电磁测距单元供电;
各扭矩测量组件分别获取各电磁测距探头的扭矩信息,并将各所述扭矩信息发送至数据采集模块及信号传输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及信号传输模块将所述扭矩信息发送至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根据各所述扭矩信息获取邻近油气井套管的位置信息;
所述预设探测指令包括第一供电排序指令、第二供电排序指令、第三供电排序指令;
所述第一供电排序指令为,沿着无磁本体轴向方向,自下向上,依次给处于同一方位角的电磁测距探头供电;
所述第二供电排序指令为,向处于无磁本体同一圆周方向上的电磁测距探头依次供电;
第三供电排序指令为,向处于无磁本体同一圆周方向上的电磁测距探头同时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气井套管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响应于预设探测指令,向至少两个电磁测距单元供电,包括 :
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所述处理模块在预设的指令对照表中寻找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预设探测指令;
所述处理模块向电源管理模块发送预设探测指令;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控制所述供电模块向至少两个电磁测距单元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轻化工大学,未经四川轻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12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