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矿复合捕收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1617.3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9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风;刘志超;李广;唐宝彬;马嘉;强录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3D1/012 | 分类号: | B03D1/012;B03D1/008;B03D1/02;B03D101/02;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丹丹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矿 复合 捕收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浮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矿复合捕收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金矿复合捕收剂,包括独立分装的主捕收剂和辅捕收剂;所述主捕收剂包括黄药、黑药和脂肪酸盐;所述辅捕收剂包括二异辛酸硫醚、RA935和亚油酸钠。在本发明中,主捕收剂对含金硫化物的选择性和捕收能力不同,协同配合有利于提高含金硫化物的选择捕收效果,脂肪酸盐有利于提高赤铁矿等含金氧化物的捕收效果,主捕收剂兼具黄药、黑药和脂肪酸盐的活性官能团的胶体束,有利于实现对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中硫化物、蚀变黄铁矿和氧化物的共同吸附,提高了氧硫混浮的效果;辅捕收剂通过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中金矿物、含金氧化物的捕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浮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矿复合捕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石英脉型金矿是指呈脉状、由热水溶液交代和沉淀而形成的一种类型的矿床,矿石中主要的有用矿物为自然金和少量碲金矿,主要的金属矿物包括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次要的金属矿物包括锑黝铜矿、辉锑铜矿、闪锌矿和蓝铜矿;主要的非金属矿物包括石英、长石、少量绿泥石和方解石。矿石中自然金的嵌布粒度介于0.2~300μm之间,除少量自然金颗粒较粗外,大部分金矿物的嵌布粒度细小,且多成分散状嵌布于黄铁矿、方铅矿、石英、褐铁矿或赤铁矿等矿物的内部或者裂隙中。蚀变岩型金矿床是热液金矿床的一种。其主要是成矿热液在容矿构造内沉淀沉积以及与周围围岩发生物质的带入带出,发生水岩反应,形成蚀变岩。由于热液的灌入,矿质在蚀变岩体内部或岩体边缘发生聚集或以类质同像的形式赋存。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均属于热液金矿床,矿石中的矿物连生关系复杂、矿化蚀变普遍,对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的浮选难度大。
浮选是金矿选矿工艺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但目前针对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用的浮选药剂普遍存在矿物选择性差的缺点,尾矿品位高而不能直接抛尾,金精矿回收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矿复合捕收剂,具有矿物选择性高的特点,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金矿复合捕收剂对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进行浮选,尾矿品位低而可直接抛尾,金精矿回收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矿复合捕收剂,包括独立分装的主捕收剂和辅捕收剂;
所述主捕收剂包括黄药、黑药和脂肪酸盐;
所述辅捕收剂包括二异辛酸硫醚、RA935和亚油酸钠。
优选的,所述黄药、黑药和脂肪酸盐的质量比为(30~60):(15~35):(5~20)。
优选的,所述二异辛酸硫醚、RA935和亚油酸钠的质量比为(25~35):(25~45):(15~30)。
优选的,所述主捕收剂还包括硫醇类盐;
所述黄药和硫醇类盐的质量比为(30~60):(0~5),硫醇类盐不为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金矿复合捕收剂在金矿浮选中的应用,所述金矿为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
优选的,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将金矿矿浆和主捕收剂混合,将所得的待浮选体系和辅捕收剂混合,进行粗选,得到粗选精矿和粗选尾矿;
将所述粗选精矿进行精选,得到金精矿;
将所述粗选尾矿进行扫选,所得扫选精矿返回进行粗选。
优选的,所述金矿矿浆中粒度≤0.074mm的颗粒占比为50~100wt.%;
所述金矿矿浆的中金矿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50%。
优选的,所述主捕收剂相对金矿矿浆中原矿的用量为10~500g/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1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