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跑道养殖系统中集污池废水资源化利用循环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1979.2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2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梅;原居林;练青平;倪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1/13;C02F11/02;C05F15/00;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律知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1 | 代理人: | 殷兴旺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跑道 养殖 系统 中集 废水 资源 利用 循环 处理 | ||
该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跑道养殖系统中集污池废水资源化利用循环处理系统。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上部矩形框架以及设置在矩形框架四角处的立柱,还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污水泵、分离处理机构和净水机构,以及设置在分离处理机构下方的传送带机构;所述分离处理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在矩形框架长度方向上的水处理分离单元,所述水处理分离单元包括分离腔室、污水进水管、滤板、密封柱、液压杆、第二污水泵、加热线圈和滑台。本技术方案用以对跑道养殖系统中集污池内的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养殖废水零排放、残饵粪便资源化利用、养殖鱼类品质好、病害少、效益高的目的。
技术领域
该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跑道养殖系统中集污池废水资源化利用循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野生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消费者对鱼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流水养鱼这种不仅能够提高渔业产量又能改善鱼肉品质的生态养殖模式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由美国奥本大学设计,简称“跑道养殖”,于2013年通过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引入我国,其技术原理是通过对传统养殖池塘进行工程化改造,建立养殖集中区(流水槽)和水质净化区(套养滤食性鱼、虾、贝类或种植水生植物)两大功能区域,利用推水、曝气设备和吸污装置使池塘养殖水体流动且饲料残饵和粪便集中清除,实现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具有水资源利用效率高,养殖水体水质好,整个投喂管理和捕捞仅在水槽内进行即可。由于其清洁、安全、方便的生产符合生态保护理念,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得到普遍应用,是有效解决当前水产养殖问题的新型养殖模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建成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就有3000条以上,推广面积近2000公顷。
但是在跑道养殖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难点,其中就涉及集污池内废水的处理,即跑道养殖系统中集污池内的污水处理,集污池内的污水主要包含有鱼粪便、鱼饲料和较少的淤泥等大量固体颗粒物,其体积占比达60%以上,只有将集污池内的污水进行合理的处理,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养殖废水零排放、残饵粪便资源化利用、养殖鱼类品质好、病害少、效益高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跑道养殖系统中集污池废水资源化利用循环处理系统,用以对跑道养殖系统中集污池内的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养殖废水零排放、残饵粪便资源化利用、养殖鱼类品质好、病害少、效益高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跑道养殖系统中集污池废水资源化利用循环处理系统,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上部矩形框架以及设置在矩形框架四角处的立柱,还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污水泵、分离处理机构和净水机构,以及设置在分离处理机构下方的传送带机构;
所述分离处理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在矩形框架长度方向上的水处理分离单元,所述水处理分离单元包括分离腔室、污水进水管、滤板、密封柱、液压杆、第二污水泵、加热线圈和滑台,所述分离腔室位于加热线圈的内部,所述分离腔室的一端设有与之一体化连接的端盖,所述端盖的中部设有连接孔,所述污水进水管的一端穿过连接孔位于分离腔室的内部,所述滤板的中部与污水进水管位于分离腔室内的端部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滤板的边缘与分离腔室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污水进水管的另一端固定于矩形框架的一宽度侧面上,且在端部上设有控制阀,所述密封柱设置于分离腔室的另一端内部,且和分离腔室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液压杆固定于矩形框架另一宽度侧面的外侧,且液压杆的输出端与密封柱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污水泵设置于水处理分离单元的下方,且第二污水泵的进水端通过软管与端盖连接,且与分离腔室的内部连通,所述矩形框架位于宽度一侧的下方均设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立柱上,所述滑台位于分离腔室的正下方,且两端分别固定于横梁上,所述滑台的滑块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分离腔室的外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污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软管与净水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污水泵的出水端与污水进水管的一端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1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