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2011.1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5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钱集团上海轮胎研究所有限公司;双钱轮胎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1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包括轮胎行驶面和设置在轮胎行驶面上的轮胎花纹,轮胎花纹包括沿轮胎周向排列的若干条曲折型纵向花纹沟(1),所述的花纹沟(1)的两侧侧壁倾角沿轮胎圆周方向呈变化趋势,花纹沟(1)曲折处的宽度大于花纹沟(1)直线段的宽度,在花纹沟(1)的沟底(11)靠近轮胎周向中心线的一侧设置花纹沟底平台(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对传统排石技术的改进和综合运用,来减少曲折型纵向花纹沟的嵌石,同时对花纹排水性能的影响极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载重充气轮胎胎面花纹设计技术,特别涉及在对花纹磨耗性能和排水性能极小影响前提下的减少纵向曲折型花纹沟嵌石的技术。
背景技术
轮胎花纹沟(特别是宽度和深度较大的载重轮胎花纹沟)容易产生夹石问题,嵌在花纹沟内的石子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影响花纹的操纵、磨耗和排水等性能,严重的会破坏花纹沟底的橡胶,造成轮胎的非正常损坏,甚至危害行车安全。目前有不少方法能够改善花纹沟的夹石问题,例如在花纹沟底设置突起物,利用突起物的弹力将进入花纹沟的石子排除;将花纹沟侧壁改成两段式,增大花纹沟侧壁开口部分的倾角角度,这样花纹沟不容易夹石并且花纹沟内的石子容易脱出;在花纹沟的端点或者花纹沟转折处设置尺寸比花纹沟宽度略大的排石空间,尺寸较大的花纹沟空间使得石子容易脱落。前两者的共同缺点是:如果不加大花纹沟开口宽度,则花纹沟底的倒角圆弧半径太小,容易引起花纹沟沟底开裂,对轮胎造成损坏,或者花纹沟侧壁倾角太小,不利于排石;如果加大花纹沟开口宽度,则会影响花纹的其他性能(例如不均匀磨耗、花纹块强度等)。对第一种花纹沟底设置突起物的方法来说,在不加大花纹沟开口宽度的情况下,还会影响花纹沟的排水性能,并且当花纹沟磨到突起物时因花纹沟宽度明显变窄而影响花纹性能,甚至会被误认为花纹沟已被磨平,而被提前丢弃。另外无论是否加大花纹沟开口宽度,都会增加硫化模具的加工难度。相比之下设置排石空间的方法对花纹整体性能的影响要小一些,但是设置排石空间的前提是让嵌在花纹沟排石区外的石子在轮胎转动过程中能够自动移动到排石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通过对传统排石技术的改进和综合运用,来减少曲折型纵向花纹沟的嵌石,同时对花纹排水性能的影响极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轮胎,包括轮胎行驶面和设置在轮胎行驶面上的轮胎花纹,轮胎花纹包括沿轮胎周向排列的若干条曲折型纵向花纹沟,所述的花纹沟的两侧侧壁倾角沿轮胎圆周方向呈变化趋势,花纹沟曲折处的宽度大于花纹沟直线段的宽度,在花纹沟的沟底靠近轮胎周向中心线的一侧设置花纹沟底平台。
优选地,所述的花纹沟底平台在花纹沟曲折处的宽度大于花纹沟直线段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的花纹沟底平台在花纹沟直线段处的宽度范围是0.5-2mm,在花纹沟曲折处的宽度范围是1.5-5mm。
优选地,所述的花纹沟底平台距离花纹沟的沟底的高度范围值2-5mm。
优选地,所述的花纹沟靠近轮胎胎肩一侧的侧壁倾角平均值大于靠近轮胎周向中心线一侧的侧壁倾角平均值。
优选地,所述的花纹沟靠近轮胎胎肩一侧的侧壁倾角平均值与靠近轮胎周向中心线一侧的侧壁倾角平均值的差值范围为2-5°。
优选地,所述的花纹沟直线段中间位置倾角大于曲折处侧壁倾角。
优选地,所述的花纹沟每一侧侧壁最大倾角与最小倾角的差值范围为1-3°。
优选地,所述的花纹沟曲折处用折线连接,两侧折线长短不一,花纹沟曲折处的最大宽度与花纹沟直线段的最小宽度比值范围是1.1-1.3。
优选地,所述的花纹沟曲折处用圆弧连接,两侧圆弧大小不一,花纹沟曲折处的最大宽度与花纹沟直线段的最小宽度比值范围是1.1-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钱集团上海轮胎研究所有限公司;双钱轮胎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双钱集团上海轮胎研究所有限公司;双钱轮胎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0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