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设备辅助的慢性病患者临床监测平台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2184.3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4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翟清华;田丽丽;王永瑞;郭梦雅;王雅静;卞玲玲;马莉;张晶晶;汪丹丹;孔培培;葛爽;李鑫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G16H40/60;G16H50/20;G16H50/50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赵谨容 |
地址: | 450014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设备 辅助 慢性病 患者 临床 监测 平台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可穿戴设备辅助的慢性病患者临床监测平台与方法。平台包括数据接收端、数据编码端、数据预测端、数据输出端以及数据反馈端;数据接收端接收多个慢性病患者的临床监测数据;数据编码端包括编码进程管道;数据预测端内置临床数据趋势分析模型;临床数据趋势分析模型以临床监测编码数据为输入,输出对应的临床趋势预测结果;数据输出端获取临床趋势预测结果后,对其进行筛选发送至数据反馈端;数据反馈端将筛选后的临床趋势预测结果作为反馈信号发送至所述数据预测端,用于更新临床数据趋势分析模型。本发明还公开基于所述平台实现的临床监测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实现慢性病患者临床的全过程闭环动态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慢性病与可穿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辅助的慢性病患者临床监测平台与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介质。
背景技术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随着科技的进步,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有了更多便利的选择。近年来兴起的可穿戴设备即是如此。“可穿戴设备”或“可穿戴技术”是指可以舒适地佩戴在身体上或者结合到衣服和饰件中的电子计算设备,对医疗健康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智能戒指、手环、项链、衬衫……各种各样的可穿戴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性能不断提升。这些产品可实时监控用户的生命体征,并反馈信息到后台站点,由后台进行数据分析,为慢病管理等提供帮助。
在慢病管理方面,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能克服患者管理的时空限制,对患者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基于监测数据,可穿戴设备能够自动预警,提醒存在健康风险的患者及时就诊,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也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支付的费用以及就诊花费的时间,降低疾病负担。更为重要的是,可穿戴设备有利于帮助患者提高自觉性和按照健康科学方式生活的依从性。通过可穿戴设备长期监督慢病病患状况,能为慢病诊疗提供持续长期、细致准确的各项数据,提高慢性病管理和防治的效率,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慢性病的危害和治疗费用。
可穿戴设备的动态监测、量化标准,使得个人对于自身健康情况和运动能力有了便捷和准确的掌握,有利于进行自我健康管理。有些公司研制的可贴式心脏监护仪设备,贴附到佩戴者胸部便可检测出心率、体温、运动参数等多项指标。佩戴者根据这些数据能够科学地修正错误的运动姿势,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此外,过激过量的运动可能导致运动性猝死,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在大型马拉松运动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初级运动员、运动爱好者自觉佩戴心率监控的设备,避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状况,预防猝死。
目前,可穿戴设备逐渐渗透到许多医疗领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一方面,可穿戴设备克服了传统医疗检测抽样的片面性,能够实时、持续收集患者的监测信息;另一方面,还扩充了监测内容,包括步数、心率、运动、脑电波、血氧和睡眠等。这些客观的数据记录往往比患者向医生描述的自我感受或者记忆更为精准,为更好地开展患者的状态评估和支持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信息。尤其是针对一些重大手术的术后康复,例如心脏外科手术、膝关节置换手术等,可穿戴设备能提供更及时的数据反馈,从而辅助医生更快地进行计划和干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公司开发了远程和实时跟踪疑似新冠患者的可穿戴设备,根据体温、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模式的监测,判断患者是完成隔离期且无症状、症状恶化,还是症状改善,并自动通知医护人员。
然而,发明人发现,目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慢性病管理都是基于个体数据,并且相关的评估或者预测模型是静态的,使得监测数据本身孤立和不完整,同时也导致了预测和评估的不准确,并且累计了预测误差,导致随着时间的进行,监测数据和评估结果越来越偏离真实情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辅助的慢性病患者临床监测平台与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1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