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透析后病人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2258.3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4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贾琳;封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A61G1/052;A61G7/10;A61G7/012;A61G7/05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朱浩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透析 病人 护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透析后病人护理装置,属于护理装置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护理床在地震时,不能给透析的病人带来有效的保护作用的问题,包括:支撑板件;所述支撑板件上部设有升降部,升降部上部设有降落部,降落部上端设有辅助抬板;所述降落部底部安装有按压式开关,且按压式开关与蓄电池为普通电性连接。地震时,通过降落部将透析的病人带入保护盒体内部,然后通过转动至升降部上端面的两个保护遮挡部,从当处于地震带的医院发生地震时,本护理床能够及时给透析的病人带来有效的保护作用,有效避免了地震时坠落物砸到病人的现象,且在地震来临时也无需爬起逃生,从而给病人的生命安全带来有效的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护理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透析后病人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其利用半透膜原理,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而在对透析后病人进行护理时,通常会使用到护理床。
例如申请号:CN202011260777.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护理装置及护理垫,包括护理床和护理垫,护理垫位于护理床的上端,护理床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均设置有承接板,护理床的一端设置有床头板,护理床远离床头板的一端设置有床尾板,护理垫由亲肤表面层、护理透气层、棉布缓冲层、海绵层、高分子树脂吸附层和抗菌除螨垫层组成,亲肤表面层位于护理垫的上端,亲肤表面层的下端设置有护理透气层,护理透气层的下端设置有棉布缓冲层,棉布缓冲层的下端设置有海绵层,海绵层的下端设置有高分子树脂吸附层,高分子树脂吸附层的下端设置有抗菌除螨垫层。有益效果:有效对护理床上的护理垫进行有效电动清理,提高了实用性,满足了需求。
现有的护理床在使用时,由于护理床上缺少有效的保护结构,当处于地震带的医院发生地震时,护理床不能给透析的病人带来有效的保护作用,而且由于透析后病人体力下降严重,在地震来临时也很难爬起逃生,而且现有的护理床在将病人移动至检查科室时,由于透析后病人很难自行走到检查设备上,故一般由陪护家属将病人抬到检查设备上,而直接将病人抬起的话,由于病人无法进行配合,从而在直接通过手动抬起病人时无从下手,且更加费力,进而降低了护理床在运送病人时的便捷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透析后病人护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护理床在使用时,由于护理床上缺少有效的保护结构,当处于地震带的医院发生地震时,护理床不能给透析的病人带来有效的保护作用,而且由于透析后病人体力下降严重,在地震来临时也很难爬起逃生,而且现有的护理床在将病人移动至检查科室时,由于透析后病人很难自行走到检查设备上,故一般由陪护家属将病人抬到检查设备上,而直接将病人抬起的话,由于病人无法进行配合,从而在直接通过手动抬起病人时无从下手,且更加费力,进而降低了护理床在运送病人时的便捷性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用于透析后病人护理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透析后病人护理装置,包括支撑板件;所述支撑板件上部设有升降部,所述升降部为工字形板状结构,且升降部上端面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口,升降部底端面四个夹角处均固定有一根支撑滑柱,且四根支撑滑柱下端固定有框形连接架,框形连接架前侧中部通过轴套转动连接有一根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在支撑板件前端面中部的升降螺母,所述升降部底端面位于矩形通口外部固定有保护盒体,且保护盒体前后两端面均呈均匀状开设有条形通口,保护盒体内部底端面开设有四个滑孔,且保护盒体底端面位于四个滑孔外部固定有四个滑套,保护盒体底端面开设有矩形通口,且保护盒体底端面位于矩形通口处安装有按压式开关;升降部上部设有降落部,降落部上端设有辅助抬板;所述降落部底部安装有按压式开关,且按压式开关与蓄电池为普通电性连接;所述升降部上部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保护遮挡部,且每个保护遮挡部均为矩形板状结构,升降部右端上部设有驱动部和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