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2464.4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6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宇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W106/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唐毅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led 光源 车载 氛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其包括壳体和柔性光纤,所述壳体内安装有LED光源发射器、光束准直器,所述光束准直器具有一出光口,所述柔性光纤与所述出光口相连,所述柔性光纤包括包覆层、中间层和芯层,所述包覆层包裹在所述中间层的外部,所述中间层包裹在所述芯层的外部,所述中间层内均匀设有若干散射粒子。本发明采用的柔性光纤光源耦合效率更高,柔性灯纤的中间层掺杂大量散射粒子,保证光线折射的次数更多,光线能在柔性光纤中传播更远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
背景技术
目前,车内氛围灯的主流技术之一是LED光源配合侧发光聚合体光纤(POF)。普通的光纤主要将光从光纤的入射端面传输至出射端面,侧发光聚合体光纤(POF)与此不同,POF主要目的是将一部分光从光纤外层透射出来,从而形成侧面发光。用LED作为光源,光线进入POF,从POF外层透射的光能,使LED点光源变成线光源。聚合体光纤(POF)存在的缺点光源耦合效率低、光源不均匀,不能获得较远的传输距离。
为此,我们提出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目的在于提高光源耦合效率,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长距离的光传导照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其包括壳体和柔性光纤,所述壳体内安装有LED光源发射器、光束准直器,所述光束准直器具有一出光口,所述柔性光纤与所述出光口相连,所述柔性光纤包括包覆层、中间层和芯层,所述包覆层包裹在所述中间层的外部,所述中间层包裹在所述芯层的外部,所述中间层内均匀设有若干散射粒子。
所述包覆层的材质均为氟碳树脂,所述芯层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
所述中间层的折射率高于所述芯层的折射率,所述包覆层的折射率高于所述芯层的折射率且低于所述中间层的折射率。
所述包覆层采用的氟碳树脂折射率为1.48,所述芯层43采用的丙烯酸树脂折射率为1.34。
所述散射粒子采用疏水性的无机氧化物粒子,以所述中间层总质量为基准,无机氧化物粒子的质量百分比为20%-30%。
所述散射粒子为球形,球形粒径在1-3μm。
所述散射粒子为椭球形,椭球形散射粒子的长轴为2-3μm,短轴为1~1.3μm。
所述柔性光纤设有逐渐窄缩的插接端,所述插接端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半圆形凸起。
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的材质为石磨散热膜或纳米碳散热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光源耦合效率更高:柔性灯纤的包覆层采用的氟碳树脂折射率为1.48,芯层采用的丙烯酸树脂折射率为1.34,发光角度比较小,绝大部分光线的集中在20°发散角以内,光源耦合效率可以到90-98%。
(2)光源均匀传输距离更远:柔性灯纤的中间层掺杂大量散射粒子,大部分光线会传播一段距离后再射出柔性光纤,保证光线折射的次数更多,光线能在柔性光纤中传播更远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LED光源的车载氛围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柔性光纤剖视图;
图3为柔性光纤的插接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LED光源发射器、3光束准直器、4柔性光纤、41包覆层、42中间层、43芯层、11散热层、31出光口、44插接端、441半圆形凸起、421散射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宇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宇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4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子窗帘的电流转换模块
- 下一篇:确定自主交通工具的拾取和目的地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