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两阶段CNN的X射线血管造影图像匹配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2730.3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9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市祺;谢晓亮;侯增广;曲新凯;韩文正;周小虎;马西瑶;周彦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华东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V10/75 | 分类号: | G06V10/75;G06V10/764;G06V10/30;G06V10/5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阶段 cnn 射线 血管 造影 图像 匹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图像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两阶段CNN的X射线血管造影图像匹配方法和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获取精确的针对冠状动脉的血管造影图像并与无造影的图像进行匹配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包含冠状动脉的造影图像序列;通过轻量化分类CNN网络将造影图像序列分为有造影图像集和无造影图像集;基于所述有造影图像集,提取至少包含一个心跳周期的序列,获得有造影图像序列,将提取出的所有有造影图像序列保存为有造影图像库;通过轻量化匹配CNN网络,从所述有造影图像库中搜索出无造影图像的匹配造影图像。本发明使不匹配数据对的欧氏距离变大,使匹配数据对的欧氏距离变小,从而提高了无造影图像和造影图像匹配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两阶段CNN的X射线血管造影图像匹配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血管内介入手术中,由于人体血管组织会被X射线穿透,从而在X射线造影图像中不可见,为确定导管或其他介入器械与血管的相对位姿,医生需要向血管内注射密度较大的造影剂来显示血管形状。由于冠状动脉压强大、血液流速快,会在几秒内迅速冲刷掉注入的造影剂,在临床手术中通常会在每次造影后选择一帧X射线造影血管图像固定作为术中参考图像。在呼吸和心跳的影响下,冠状动脉会发生剧烈的弹性形变,因此医生必须频繁注入造影剂来更新参考图像。
然而,注入过量的造影剂会给患者的肾脏造成额外的排泄负担,对于肾脏功能较弱的患者甚至可能造成一定的身体损害。另一方面,长期暴露在X射线辐射中的医生癌症患病率会上升,为了防止辐射带来的伤害,医生需要穿着沉重的铅皮防护服进行手术,长时间的负重站立会对医生的身体造成损害。
如果能从少量几次造影视频序列中捕获并分类出在心跳影响下的X射线血管造影图像和无造影图像,分别提取有造影和无造影图像中的显著特征,并能从这些特征中寻找相似信息,从而训练一个可以匹配发生相同形变的X射线造影图像和无造影图像的模型,就能在手术中使用该模型将预先提取的X射线造影图像与术中实时的无造影图像进行匹配。
目前针对血管匹配的相关研究极少,且其中大多是研究眼部巩膜血管和腹主动脉的匹配问题。眼部巩膜毛细血管呈红色,无需造影剂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血管结构;腹主动脉距离心脏较远,发生的位移和形变都非常微小,且其血管相比于冠状动脉直径更粗,因此发生的形变相较于血管直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本发明提出的针对冠状动脉的血管造影图像匹配研究更加复杂困难,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现有技术中无法获取精确的针对冠状动脉的血管造影图像并与无造影的图像进行匹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两阶段CNN的X射线血管造影图像匹配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100,获取包含冠状动脉的造影图像序列;
步骤S200,通过轻量化分类匹配CNN网络的分类分支将所述包含冠状动脉的造影图像序列分为有造影图像集和无造影图像集;
步骤S300,基于所述有造影图像集,提取至少包含一个心跳周期的序列,获得有造影图像序列,将提取出的所有有造影图像序列保存为有造影图像库;
步骤S400,基于所述无造影图像集,选取一张无造影图像通过轻量化分类匹配CNN网络的匹配分支,从所述有造影图像库中搜索出所述无造影图像集的匹配造影图像。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轻量化分类匹配CNN网络的分类分支,基于Xception网络改进,通过并行三通道预处理方法,对输入图像进行去噪并分类为有造影图像集和无造影图像集。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并行三通道预处理方法为,将输入图像的三个通道分别进行高斯滤波、均值滤波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再进行分类处理。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轻量化分类匹配CNN网络的匹配分支,基于伪孪生网络的双loss辅助训练网络构建,具体包括主路和辅助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华东医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华东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的汇流式生物打印喷头
- 下一篇:一种可拉伸嵌入式壳聚糖纱布止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