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5kV及以下线缆用抗预交联一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及其环保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2951.0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丁运生;陈明;周劲松;周意杨;胡金平;姚皖生;许义彬;胡以权;许德俊;刘超;王平;孙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L23/12;C08F255/02;C08F230/08;H01B3/4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5 kv 以下 线缆 预交 一步法 硅烷 交联 聚乙烯 绝缘材料 及其 环保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35kV及以下线缆用抗预交联一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的构成为: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0份;
低密度聚乙烯5-20份;
高密度聚乙烯5-20份;
聚丙烯5-20份;
聚烯烃弹性体5-20份;
不饱和硅烷偶联剂0.5-5份;
引发剂0.05-0.5份;
长诱导期催化剂母料0.5-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5kV及以下线缆用抗预交联一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1.5-24g/10min;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2-18g/10min;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0.6-8g/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5kV及以下线缆用抗预交联一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1.5-10g/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5kV及以下线缆用抗预交联一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弹性体包括密度为0.8-20g/10min的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乙烯-辛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5kV及以下线缆用抗预交联一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硅烷偶联剂的结构中含有乙烯基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5kV及以下线缆用抗预交联一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的结构中含有过氧基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5kV及以下线缆用抗预交联一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诱导期催化剂母料的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的构成为: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0份;
高密度聚乙烯60-80份;
诱导期控制剂5-20份;
抗氧剂1-10份;
抗铜剂1-10份;
催化剂1-10份;
预交联抑制剂0.5-5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5kV及以下线缆用抗预交联一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诱导期催化剂母料中:
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1.5-24g/10min;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0.6-8g/10min;所述诱导期控制剂为环保型食品级白油、聚乙烯蜡、聚硅酮、芥酸、氧化钙、碳酸钙和硫酸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剂为结构中含受阻酚和/或受阻胺的功能结构单元的化合物;所述抗铜剂为N-水杨酰氨基邻苯二酰亚胺和N,N’-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肼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和二(异辛基马来酸)二丁基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预交联抑制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钠、3-乙基-2-甲基-2-(3-甲基丁基)恶唑烷和3-丁基-2-(1-乙基戊基)恶唑烷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工业大学;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9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