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钢绞线临时拉索夹片防松动整体拆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3727.3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韩龙宾;方自安;姜磊;黄耕;张文学;张子杰;杨帆;刘吉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袁蕾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钢绞线 临时 拉索夹片防 松动 整体 拆卸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应力钢绞线临时拉索夹片防松动整体拆卸装置,包括锚板、可拆卸夹片、预应力束、套筒及盖板;盖板与锚板可拆卸连接;可拆卸夹片和套筒均套设在预应力束上,且位于锚板与盖板之间;套筒与盖板可拆卸连接,可拆卸夹片与锚板抵接;可拆卸夹片远离锚板的一端固定有凸起圆环,套筒远离盖板一端的内径与凸起圆环相适配,套筒靠近盖板一端的内径与预应力束相适配;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凸起圆环与凹槽相适配。本发明可以使可拆卸夹片与锚板一直处于预压状态,消除了夹片可能出现的松动、脱落以及预应力束回弹的危险;而且利用本发明也可以实现使用完成之后的快速整体卸锚,解决了施工人员拆卸夹片难而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绞线临时拉索夹片防松动整体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锚具夹片通常是在预应力束张拉完成后,利用预应力束的回缩,带动锥形夹片楔进锚板,通过拉索与锥形夹片之间的摩擦力和锥形夹片与锚板之间的压力相互作用夹紧预应力束,实现预应力束的锚固。
但是由于汽车荷载、风载等动荷载作用,结构不可避免地长期处于振动状态,这使得预应力束无法给锥形夹片提供持续的拉力,导致锥形夹片与锚板之间的压力变小,造成临时拉索锥形夹片松动、脱落甚至预应力束回弹等现象,引发工程事故;另外,由于锚固过程中夹片在预应力作用下会在锚板和钢绞线当中卡死,所以在拆卸锚具时,现场施工人员往往只能利用撬棍或钢筋等简易工具将夹片从锚板中取出,但由于工作空间的限制使得取出非常困难,影响工程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绞线临时拉索夹片防松动整体拆卸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绞线临时拉索夹片防松动整体拆卸装置,包括锚板、可拆卸夹片、预应力束、套筒及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夹片和所述套筒均套设在所述预应力束上,且位于所述锚板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套筒与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夹片与所述锚板抵接;所述可拆卸夹片远离所述锚板的一端固定有凸起圆环,所述套筒远离所述盖板一端的内径与所述凸起圆环相适配,所述套筒靠近所述盖板一端的内径与所述预应力束相适配;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凸起圆环与所述凹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锚板中部开设有若干个锥形锚孔,所述可拆卸夹片与所述锥形锚孔相适配,且所述可拆卸夹片通过所述锥形锚孔与所述锚板抵接;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锥形锚孔相对应的套筒螺纹孔,所述套筒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套筒与所述盖板螺纹连接;所述锚板边缘周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预制螺纹孔,所述盖板边缘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预制螺纹孔相对应的螺杆通孔,所述锚板与所述盖板通过螺杆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远离所述可拆卸夹片的一端一体化成型有螺母凸起,所述螺母凸起与所述套筒同轴设置;所述螺母凸起的外径小于所述套筒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螺母凸起为六角螺母。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夹片内孔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大径端与所述预应力束间隙配合,所述锥形孔的小径端与所述预应力束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夹片由多个夹瓣组成,所述夹瓣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直径与所述锚板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套筒为预制钢套筒。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预应力钢绞线临时拉索夹片防松动整体拆卸装置,可以使可拆卸夹片与锚板一直处于预压状态,消除了夹片可能出现的松动、脱落以及预应力束回弹的危险,使得夹片可以应用于易受振动荷载的临时拉索锚固体系中,同时,可调节的套筒压力也避免了夹片在过大的压力下使预应力束产生不利的刻痕甚至断丝的问题;另外,利用本发明也可以实现使用完成之后的快速整体卸锚,解决了施工人员拆卸夹片难而慢的问题,可缩短工期,保证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工业大学;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37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