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黄变的PU海绵复合用PVC合成革和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3836.5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匡建武;张术根;宋伟强;王元鑫;匡青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斯特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6 | 分类号: | D06N3/06;D06N3/00;D06N3/14;B32B27/06;B32B27/30;B32B27/4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赖婉婷 |
地址: | 2154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黄变 pu 海绵 复合 pvc 合成革 复合材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黄变的PU海绵复合用PVC合成革和复合材料,PVC合成革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布层、接着层、发泡层和面层,接着层的原料配方包含PVC树脂、抗胺剂和稳定剂,其中,抗胺剂的添加量占PVC树脂质量的0.3~1%,稳定剂的添加量占PVC树脂质量的2~4%,抗胺剂为高氯酸盐。本发明通过在接着层中添加抗胺剂,使得PVC合成革在火焰复合PU海绵后,接着层中的抗胺剂能够与PU海绵中的胺类物质进行反应,有效抑制PU海绵中胺类物质的析出,大大降低复合有PU海绵的PVC合成革卷曲时渗透到表皮层的胺类物质,抗黄变性显著提高,有效解决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黄变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成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黄变的PU海绵复合用PVC合成革和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浅色系汽车内饰材料的应用明显增多,然而在浅色系汽车内饰材料的应用中,人们发现浅色PVC合成革与PU海绵经火焰复合后,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有黄变的现象,导致内饰材料在整车颜色匹配中会有明显的不一致,且若储存和运输时间较长,黄变不可逆,大大影响浅色系汽车内饰材料的应用。并且浅色系PVC合成革自身也会受到光、热影响而产生黄变问题,且目前主流的看法是浅色系PVC合成革的黄变原因受环境因素影响更大。所以,传统的PU海绵复合用浅色系PVC合成革只是象征性在PVC合成革的面层或/和发泡层中添加少量抗胺剂,以降低黄变风险,然而还是不能有效解决浅色系汽车内饰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黄变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耐黄变的PU海绵复合用PVC合成革。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PU海绵复合用PVC合成革,所述PVC合成革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布层、接着层、发泡层和面层,所述接着层的原料配方包含PVC树脂、抗胺剂和稳定剂,其中,所述抗胺剂的添加量占所述PVC树脂质量的0.3~1%,所述稳定剂的添加量占所述PVC树脂质量的2~4%,所述抗胺剂为高氯酸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胺剂为高氯酸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
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着层中,所述抗胺剂占所述接着层的配方原料总质量的0.3~0.7%,所述稳定剂占所述接着层的配方原料总质量的0.3~0.7%。
在一些进一步的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着层的原料配方包括以下组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着层中,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2-丙基庚基)酯、偏苯三甲酸三辛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着层中,所述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面层的原料配方包括以下组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层中,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911酯,型号为911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层中,所述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层中,所述颜料为色饼、色膏、色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如来源于广州市汇合彩颜料有限公司所生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发泡层的原料配方包括以下组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泡层中,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2-丙基庚基)酯、偏苯三甲酸三辛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斯特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斯特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38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用腿部康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绕链棘轮检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