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EGF-B在维持毛囊细胞抗损伤能力上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74533.5 申请日: 2021-07-08
公开(公告)号: CN113616778A 公开(公告)日: 2021-11-09
发明(设计)人: 李旭日;李万红;刘熠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主分类号: A61K38/18 分类号: A61K38/18;A61K8/64;A61Q5/02;A61P17/14;A61P35/00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肖宇扬;罗江锋
地址: 510060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vegf 维持 毛囊 细胞 损伤 能力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VEGF‑B在维持毛囊细胞抗损伤能力上的应用。VEGF‑B具有增强毛囊细胞抵抗基因组损伤物质伤害的能力,在外源基因组损伤物质处理的情况下,通过保护毛囊细胞,能够起到促进毛发生长、防止毛发脱落的作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长因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VEGF-B在维持毛囊细胞抗损伤能力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脱发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且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工作压力、精神紧张、激素失调等社会压力和心理生理因素引发或者加剧脱发的发生,显著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脱发可分为可逆性的非瘢痕性脱发和不可逆性的瘢痕性脱发。不可逆性的瘢痕性脱发由于毛囊损伤或毛囊孔的缺失,脱落的毛发不可再生,而非瘢痕性脱发,经过特定的治疗则可以促进脱落的毛发再生或逆转毛囊损伤和轻度萎缩的情况。非瘀斑性脱发可分为雄激素性脱发、斑秃、头藓引起的脱发、静止期脱发、生长期脱发等。

生长期脱发是一种累及大多数生长期毛囊的急性严重病变,可导致80%~90%的头发弥漫性脱落。生长期脱发通常又被称为化疗性脱发,通常发生于在肿瘤化疗过程中由于抗代谢药物、烷化剂和有丝分裂抑制剂引发的基因组损伤导致的细胞毒性抑制毛母质细胞分裂,引起毛发变细脱落。化疗性脱发是癌症治疗中最令人困扰的长期副作用之一。据估计,65%接受传统化疗的患者将经历脱发。抗代谢药物、烷化剂和有丝分裂抑制剂等常用抗肿瘤药物,可通过损伤或干扰细胞的基因组,从而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但由于该类药物对正常的细胞也具有损伤作用,在药物剂量大或者靶向性差的情形下,正常细胞的基因组也会受到损伤,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抗肿瘤药物引起的细胞毒性可以抑制毛质母细胞的分裂,导致毛发脱落和毛发再生长抑制。虽然大多数的生长期脱发是可逆的,但有时也会导致永久性的脱发,同时可能对患者心理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使个人对外表、身体形象和自尊产生负面影响。对一些患者来说,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情感创伤,以至于可能会导致停止或拒绝有益的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生长期脱发进行干预和治疗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目前临床上尚未有治疗生长期脱发的特殊方法和药物。

现阶段对于脱发的治疗主要针对各种造成脱发的病因进行干预治疗。现常外用米洛地尔溶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此外非那雄胺用于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螺内酯用于女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病灶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口服抗真菌性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或灰黄霉素等进行全身治疗用来治疗毛癣菌感染引起的斑秃。目前临床上对于生长期脱发的治疗主要是冷却头皮,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对于生长期脱发,特别是由于抗肿瘤药物治疗引起的脱发,目前尚未有效的治疗方法或药物。

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VEGF-B于1996年被发现,迄今为止,和已被广泛研究的VEGF-A相比,VEGF-B的功能和机制仍不完全明了。VEGF-B在大多数细胞和器官,尤其在心脏、脂肪组织、骨骼肌和血管中表达丰富。VEGF-B已被揭示可通过参与细胞抗氧化和调节细胞代谢过程对多种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VEGF-B在维持毛囊细胞抗损伤能力上的应用,以对由于毛囊细胞受损导致的生理性脱发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VEGF-B在维持毛囊细胞抗损伤能力上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提高毛囊细胞抗损伤能力的方法:包括施用外源性的VEGF-B的步骤,和/或,激活VEGF-B信号通路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增强毛囊细胞抗损伤能力的制剂:其活性成分中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VEGF-B信号通路激活剂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防治生长期脱发的洗发香波:其活性成分中包括上述用于增强毛囊细胞抗损伤能力的制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治化疗性脱发的药物:其活性成分中包括上述用于增强毛囊细胞抗损伤能力的制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未经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4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